[发明专利]插入设备、旋转单元以及插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62163.0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2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三好弘晃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于靖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入 设备 旋转 单元 以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入设备,在该插入设备中,具有螺旋套管的旋转单元被安装成能够以长度轴为中心旋转。另外,涉及安装于该插入设备的旋转单元以及具有该插入设备和旋转单元的插入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作为插入设备的内窥镜,该插入设备具有插入部,在该插入部中,具有螺旋套管的旋转单元被安装成能够以长度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在该内窥镜中,插入部贯穿插入于旋转单元。插入部具有中间带、远位带(前端带)以及近位带(基端带),该中间带在外周方向侧覆盖有旋转单元,该远位带设置于中间带的前端方向侧,该近位带设置于中间带的基端方向侧。在远位带和近位带未覆盖有旋转单元。在内窥镜中,通过在螺旋套管被从管腔壁向内周方向按压的状态下使旋转单元旋转,来使朝向前端方向的推进力或者朝向基端方向的推进力作用于插入部和旋转单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5205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作为插入设备的内窥镜中,未示出插入部的远位带、中间带以及近位带的挠性以及在覆盖有旋转单元的状态下的中间带的挠性。在小肠(small intestine)的内部、大肠(large intestine)的内部等管腔(lumen)中,存在管腔从第1管腔延伸设置方向朝向第2管腔延伸设置方向弯曲的管腔弯曲部位(lumen bending site)。在管腔弯曲部位,插入部的插入方向从第1管腔延伸设置方向朝向第2管腔延伸设置方向变化。
这里,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插入设备中,考虑远位带的挠性过低的情况。在管腔中,通过从远位带的前端位于管腔弯曲部位的状态开始使朝向前端方向的推进力作用于插入部,推进力朝向第1管腔延伸设置方向作用于远位带。此时,在管腔弯曲部位中,从远位带朝向第1管腔延伸设置方向的作用力作用于管腔壁。这里,因为远位带的挠性较低,因此在管腔弯曲部位中,从远位带作用于管腔壁(lumen wall)的朝向第1管腔延伸设置方向的作用力变大。由于较大的作用力朝向第1管腔延伸设置方向作用,在管腔弯曲部位中,管腔壁向第1管腔延伸设置方向移动,产生胶着现象。由于产生胶着现象,远位带从管腔弯曲部位向第2管腔延伸设置方向的移动性降低。由此,远位带的前端从位于管腔弯曲部位的状态开始朝向插入部的前端方向的移动性降低。
另外,也考虑在覆盖有旋转单元的状态下的中间带的挠性过低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在管腔中,也通过从覆盖有旋转单元的中间带的前端位于管腔弯曲部位的状态开始使朝向前端方向的推进力作用于插入部,在管腔弯曲部位中,从远位带朝向第1管腔延伸设置方向的作用力作用于管腔壁。这里,因为覆盖有旋转单元的状态下的中间带的挠性较低,因此在管腔弯曲部位中,从中间带作用于管腔壁(lumen wall)的朝向第1管腔延伸设置方向的作用力变大。由此,产生上述胶着现象,中间带从管腔弯曲部位朝向第2管腔延伸设置方向的移动性降低。由此,中间带的前端从位于管腔弯曲部位的状态开始朝向插入部的前端方向的移动性降低。
另外,考虑近位带的挠性过高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近位带的挠性过高,因此在管腔中,即使在从近位带的前端部位于管腔弯曲部位的状态开始使朝向前端方向的推进力作用于插入部的情况下,作用于近位带的朝向第1管腔延伸设置方向的推进力也变小。因此,从近位带的前端部作用于管腔壁的朝向基端方向(第1管腔延伸设置方向的相反方向)的作用力变小,管腔壁不朝向从近位带的前端部的外周方向侧的区域拔出的方向(第1管腔延伸设置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由此,管腔壁的褶皱在近位带的前端部的外周方向侧的区域较密集,管腔壁朝向拔出方向的移动性降低。由此,近位带朝向第2管腔延伸设置方向的移动性降低,近位带的前端部从位于管腔弯曲部位的状态开始朝向插入部的前端方向的移动性降低。
本发明就是着眼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旋转单元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插入部的情况下也确保插入部在管腔的管腔弯曲部位的沿长度轴的移动性的插入设备。另外,提供安装于该插入设备的旋转单元以及具有该插入设备和旋转单元的插入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21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