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80050060.2 申请日: 2014-09-18
公开(公告)号: CN105531864B 公开(公告)日: 2018-02-16
发明(设计)人: 辻子曜;小熊泰正;井出道行 申请(专利权)人: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H01M10/056 分类号: H01M10/056;H01M10/0562;H01M10/0565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代理人: 李英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二次 电池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具有使用难燃性的固体电解质的固体电解质层的金属离子二次电池(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等。以下,有时称作“全固体电池”)具有易于简化用于确保安全性的系统等优点。

作为与这样的全固体电池相关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将含偏氟乙烯与四氟乙烯的共聚物作为粘合剂,并使用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电极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集电体的表面涂布包含活性物质粒子、含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的粘合剂和第1溶剂的涂料,由此形成包含该涂料的涂膜的工序,以及在上述涂膜上涂布包含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含聚偏氟乙烯的粘合剂和第3溶剂的涂料的工序。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固体电解质电池,其具备:正极、在该正极上配置的具有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的固体电解质层以及在该固体电解质层上配置的负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3-622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10-61912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0-2859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在使用偏氟乙烯与四氟乙烯的共聚物作为偏氟乙烯共聚物时,在负极活性物质吸留金属离子或从负极活性物质放出金属离子的电位环境(以下,有时称作“负极电位”)下,发生四氟乙烯的还原反应。其结果,电池的容量下降,因此存在难以使电池的性能提高这样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例如,可考虑使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苯乙烯-丁二烯橡胶来代替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高分子。但是,使用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制作的电解质层与使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高分子制作的电解质层相比,金属离子的传导性易于降低。因此,使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也难以使电池的性能提高。即使组合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技术也难以解决该问题。

因此,本发明以提供一种可使性能提高的二次电池为课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进行了专心研究,结果发现:(1)如果使含有具有四氟乙烯(以下,有时称作“TFE”)和聚偏氟乙烯(以下,有时称作“PVdF”)的粘合剂的电解质(以下,有时将包含在负极电位下与金属离子进行反应而形成化合物的元素的单体、以及含有具有PVdF的高分子粘合剂的电解质称作“PVdF电解质”)与负极接触,则在负极电位下发生PVdF电解质所包含的单体(上述例子中为TFE)的还原反应;(2)通过在PVdF电解质与负极之间配置含有丁二烯系橡胶(以下,有时称作“BR橡胶”)的电解质(以下,有时称作“BR电解质”),可防止上述单体的还原反应;(3)PVdF电解质和BR电解质的双层结构的电解质同与该双层结构的电解质厚度相同的BR电解质相比,金属离子的传导性优异。本发明是基于该认识而完成的。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手段。即,

本发明为二次电池,其具有正极和负极、以及配置于它们之间的电解质层,该电解质层具备配置于正极侧的正极侧电解质层,以及配置于该正极侧电解质层与负极之间的负极侧电解质层,正极侧电解质层含有粘合剂和电解质,该粘合剂具有含有四氟乙烯(TFE)的氟系共聚物,负极侧电解质层含有丁二烯橡胶系粘合剂和电解质。

在此,在本发明中,“二次电池”可以是使用液体状电解质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使用固体状电解质的实施方式。另外,“具有含有四氟乙烯(TFE)的氟系共聚物的粘合剂”是指例如作为正极侧电解质层的粘合剂,使用使四氟乙烯与六氟丙烯聚合而成的偏氟乙烯树脂。另外,在本发明中,丁二烯橡胶系粘合剂除了作为粘合剂(粘结材料)所使用的丁二烯橡胶以外,还指使用使丁二烯橡胶与其它单体共聚而成的聚合物(例如丙烯酸酯-丁二烯橡胶(ABR)和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等)的粘合剂。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中,由于在PVdF电解质与负极之间配置BR电解质,因此在负极电位下可防止成为电池容量下降的原因的反应。另外,通过使用PVdF电解质,可提高金属离子的传导性能,使用PVdF电解质和BR电解质的双层结构的电解质层也能够满足二次电池的电解质层所要求的强度条件(以下,有时将使用PVdF电解质的电解质层称作“PVdF电解质层”,有时将使用BR电解质而没有使用PVdF电解质的电解质层称作“BR电解质层”)。因此,通过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由于能够使容量、金属离子的传导性能和强度为一定以上,因此可使二次电池的性能提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00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固体电解质-201780056086.1
  • D·萨法纳玛;S·N·亚当斯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2017-09-13 - 2019-04-26 - H01M10/056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电解质,其包括为聚乙烯醇缩醛或聚乙酸乙烯酯或者具有乙烯醇缩醛单元和/或乙酸乙烯酯单元的共聚物的第一聚合物,该固体电解质掺杂有锂盐或钠盐。本发明还涉及将包括第一聚合物和LAGP陶瓷的固体电解质成形为膜的方法。该固体电解质可以用作如Li‑空气电池等电池中的离子导电膜。
  • LTO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201580083076.8
  • 张正华;胡学山 -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9-23 - 2018-08-31 - H01M10/056
  • 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包括至少一个正极、至少一个具有表面可选择性含有涂层的LTO的负极和一种电解液组合物,其中所述电解液组合物包括有机溶剂、一种或多种锂盐、一种或多种选自(a)碱金属硼酸盐、(b)有机硼化合物、(c)酰亚胺、(d)硫酸酯、(e)亚硫酸酯的SEI形成添加剂和一种或多种选自(f)酸酐、(g)腈类、(h)叔胺、(i)酰胺的除水添加剂。
  • 二次电池-201480050060.2
  • 辻子曜;小熊泰正;井出道行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4-09-18 - 2018-02-16 - H01M10/056
  •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性能提高的二次电池。本发明制成这样的二次电池,其具有正极和负极、以及配置于它们之间的电解质层,电解质层具备配置于正极侧的正极侧电解质层,以及配置于该正极侧电解质层与负极之间的负极侧电解质层,正极侧电解质层含有粘合剂和电解质,该粘合剂具有含有四氟乙烯的氟系共聚物,负极侧电解质层含有丁二烯橡胶系粘合剂和电解质。
  • 非水性电解质溶液及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201480003029.3
  • 林永敏;李哲行;梁斗景;金实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2014-05-16 - 2015-10-07 - H01M10/056
  •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性电解质溶液,其包含有碳酸异丙烯酯(PC)及碳酸亚乙酯(EC)的非水性有机溶剂、及双(氟磺酰基)酰亚胺锂(Lithium bis(fluorosulfonyl)imide;LiFSI),还提供一种包含所述非水性电解质溶液的锂二次电池。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通过在锂二次电池的初始充电时在负极上形成牢固的SEI膜,可提高低温及室温输出特性、高温及室温循环特性、及高温储存后的容量特性。
  • 锂储能装置-201280020896.9
  • A·S·贝斯特;G·H·莱恩 - 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蒙纳什大学
  • 2012-04-27 - 2014-03-26 - H01M10/056
  • 本发明主要涉及锂基储能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储能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正极;至少一个负极;以及包括阴离子、阳离子反离子及锂迁移离子的离子性液体电解质,其中,该阴离子包括具有至少一个腈基的氮、硼、磷、砷或碳阴离子基团,该腈基与阴离子基团内的氮、硼、磷、砷或碳原子配位。
  • 一种凝胶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该凝胶电解液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201180019904.3
  • 袁芳;吴晓东;佩恩·马丁 - 巴斯夫电池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 2011-02-16 - 2013-05-08 - H01M10/056
  • 一种凝胶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凝胶电解液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凝胶电解液包含有锂盐的非水溶剂和凝胶因子,凝胶因子包括:具有不饱和双键聚乙二醇化合物、具有不饱和双键的酯类单体、硅烷偶联剂、热引发剂。所述凝胶电解液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含有锂盐的非水溶剂;将含有锂盐的非水溶剂分成两份;将引发剂加入其中一份中获得凝胶电解液A;将单体和偶联剂加入另一份中获得凝胶电解液B;混合凝胶电解液A和B获得凝胶电解液;将所得的凝胶电解液注入干燥好的电池中放置16-24小时使得凝胶电解液充分分布于电池内部;最后原位热聚合该凝胶电解液。
  • 使用含有聚合物复合微粒的高分子固体电解质的电化学器件-201080047253.4
  • 辻井敬亘;大野工司;福田猛;佐藤贵哉;森永隆志 - 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国立高等专门学校机构
  • 2010-10-20 - 2012-07-11 - H01M10/056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器件,具有:至少在表面具有负极材料层的负极,至少在表面具有正极材料层的正极,和位于上述负极和上述正极之间的固体电解质,该电化学器件的特征在于,(1)上述固体电解质为含有复合微粒作为主要成分的高分子固体电解质,该复合微粒具备由具有聚合性官能团的单体聚合而成高分子接枝链构成的聚合物刷层,上述复合微粒实质上形成三维的规则排列结构,且在微粒间隙形成有连续的离子传导网络通道;(2)上述负极或负极材料层,和/或上述正极或正极材料层具有间隙,在该间隙填充上述复合微粒;和(3)上述电极材料层或上述电极和上述固体电解质的接触界面为由高分子接枝链构成的聚合物刷层(其中,上述电极材料层为选自负极材料层和正极材料层中的至少一种层,上述电极为选自负极和正极中的至少一种电极)。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