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畚斗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4879.7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6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姜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美玲 |
主分类号: | A47L13/52 | 分类号: | A47L13/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畚斗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清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畚斗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畚斗结构一般是由手柄及设置在手柄底端的斗体组成,而斗体由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斗体底板、斗体后板和两个斗体侧板组成,用于收纳扫入的垃圾。由于垃圾扫入斗体是经过斗体底板前端边缘,多次使用后,斗体底板前端边缘容易发生破损或扭曲变形,使得垃圾在该处不能顺利地进入斗体,而会经斗体底板前端边缘与清扫工作面之间的缝隙跑到斗体底板的下方,清扫不方便,需多次方可很好的完成清扫。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更换斗体底板前端,从而保证垃圾能够轻松顺利地被扫入畚斗内的畚斗改进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畚斗改进结构,包括斗体,所述斗体包括斗体底板、设置在所述斗体底板后端的斗体后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斗体底板左右两端的斗体左板和斗体右板,所述斗体还包括组合底板,所述组合底板水平连接在所述斗体底板前端;
所述组合底板在与所述斗体左板内侧面相邻位置设有左长板、并在于所述斗体右板内侧面相邻位置设有右长板,所述左长板和所述右长板分别水平向后延伸至所述斗体后板;
所述左长板后端和所述右长板后端分别设有长板螺纹孔,所述斗体后板分别在与所述长板螺纹孔对应位置处设有后板螺纹孔,所述长板螺纹孔和对应的所述后板螺纹孔分别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斗体底板前端的纵截面形状为上下延伸的波浪线状,所述组合底板后端具有与所述斗体底板前端相适配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在斗体底板前端适配连接有组合底板,并在组合底板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长板和右长板,且左长板靠近斗体左板内侧面水平向后延伸至斗体后板,右长板靠近斗体右板内侧面水平向后延伸至斗体后板,左长板后端和右长板后端分别通过螺栓螺纹连接于斗体后板,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能够保证斗体底板和组合底板之间的位置稳定关系,并且在当组合底板前端由于外力作用发生破损或扭曲变形时,可通过打开斗体后板与左长板之间、斗体后板与右长板之间的螺接关系来实现单独更换组合底板,持续保持畚斗前端垃圾进口能够轻松顺利扫入斗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斗体底板和组合底板组装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斗体底板和斗体后板组装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斗体底板;20.斗体后板;30.斗体左板;40.斗体右板;50.组合底板;51.左长板;52.右长板;200.后板螺纹孔;500.长板螺纹孔;6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畚斗改进结构,包括斗体,所述斗体包括斗体底板10、设置在所述斗体底板10后端的斗体后板20、组合底板50、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斗体底板10左右两端的斗体左板30和斗体右板40。
所述组合底板50水平连接在所述斗体底板10前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斗体底板10前端的纵截面形状为上下延伸的波浪线状,所述组合底板50后端具有与所述斗体底板10前端相适配的形状,如图2所示,如此可大大提高所述组合底板50和所述斗体底板10的配合间隙的密封性,防止粉尘等垃圾经该配合间隙掉出。
所述组合底板50在与所述斗体左板30内侧面相邻位置设有左长板51、并在于所述斗体右板40内侧面相邻位置设有右长板52,所述左长板51和所述右长板52分别水平向后延伸至所述斗体后板20。所述左长板51后端和所述右长板52后端分别设有长板螺纹孔500,所述斗体后板20分别在与所述长板螺纹孔500对应位置处设有后板螺纹孔200,所述长板螺纹孔500和对应的所述后板螺纹孔200分别通过螺栓60螺纹连接在一起,如图3所示,如此使得组合底板50在使用时能够保持与所述斗体底板10稳定的位置关系,在组合底板50前端发生破损或扭曲变形后可通过打开所述斗体后板20与所述左长板51之间以及所述斗体底板20与所述右长板52之间的螺接关系来实现更换组合底板50,用一副全新的所述组合底板50替代已旧的组合底板50。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美玲,未经姜美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48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钳除及吸引异物的硬管电子内窥镜
- 下一篇:一种畚斗改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