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表面-内置式异步起动永磁转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9029.8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1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张露锋;谢璐佳;司纪凯;韩俊波;耿世瑜;艾立旺;何松;封海潮;许孝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21/46 | 分类号: | H02K21/46;H02K1/26;H02K1/27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亢志民 |
地址: | 454000 河南省焦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内置 异步 起动 永磁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表面-内置式异步起动永磁转子。
背景技术
永磁电机按照有无异步起动能力可分为调速永磁同步电机和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机。调速永磁同步电机用于变频器供电的场合,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机能实现异步起动,无需起动设备。目前主要是内置式转子磁路结构的电机具备异步起动能力,但单独的内置式永磁转子需要大量的隔磁桥,转子机械强度低,而单独的表面式永磁转子漏磁较大,功率密度也不高;现有表面-内置式转子磁路结构恰恰可以克服以上这些缺陷,表面-内置式永磁转子的优点是这种转子结构的永磁电机增强了转子的机械强度,减少漏磁,省去隔磁桥,提高了电机的功率密度,改善永磁电机的变频起动、制动及运行性能。
然而目前的表面-内置式永磁转子不具备异步启动的能力,基于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在转子铁心外表面和V型槽之间开槽,在转子槽内安装起动导条,起动导条在两端焊上端环进行短接,定子旋转磁场和起动导条相互作用产生异步起动转矩,使一种表面-内置式永磁转子同步电机具备异步起动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使表面-内置式永磁转子同步电机具备异步起动能力的表面-内置式异步起动永磁转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表面-内置式异步起动永磁转子,包括转子铁心及设置在转子铁心内的转轴,所述的转子铁心表面粘贴有表面式永磁体,所述的转子铁心的内部开设有贯穿两端部的V型槽,所述的V型槽内放置有内置式永磁体,所述的转子铁心的外表面和V型槽之间的一个圆周上开设有转子槽,所述的转子槽内安装有起动导条。
所述的起动导条在转子铁心外表面和V型槽之间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的起动导条在其端部用端环进行短接,形成一个自行闭合的短路绕组。
转子槽的槽数采用近槽配合,所述转子槽的槽型型为圆形槽。
所述转子槽的截面积的范围为85~115mm2。
一种表面-内置式异步起动永磁转子同步电机,该同步电机包括所述的表面-内置式异步起动永磁转子、定子铁心和定子绕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表面-内置式异步起动永磁转子是将表面-内置式永磁转子和笼型异步起动转子结合,使表面-内置式永磁转子同步电机实现异步起动,转子铁心上无绕组、维修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起动转矩大、过载能力强、结构简单且经济可靠;根据启动能力需要调整转子槽的截面积在85~115mm2间变化,在85~115mm2范围内,起动导条截面积改变,其转子电阻的阻值也改变,转子电阻的阻值和其启动能力有关,阻值越大启动能力越强,因此可根据需要调整转子槽的截面积,可以改变电机的起动能力。
所述的表面-内置式异步起动永磁转子配合定子铁心和定子绕组就组合成一台具备异步起动能力的表面-内置式永磁转子同步电机,实现了电机的异步起动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表面-内置式异步起动永磁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表面-内置式异步起动永磁转子同步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为:1.定子铁心,2.定子绕组,3.表面式永磁体,4.起动导条,5.端环,6.转子铁心,7.内置式永磁体,8.转轴,9.V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表面-内置式异步起动永磁转子,如图1所示,包括转子铁心(6)及设置在转子铁心(6)内的转轴(8),所述的转子铁心(6)表面粘贴有四片表面式永磁体(3),所述的转子铁心(6)的内部开设有四个贯穿两端部的V型槽(9),所述的V型槽(9)内放置有内置式永磁体(7),所述的转子铁心(6)的外表面和V型槽(9)之间的一个圆周上开设有转子槽,所述的转子槽内安装有起动导条(4)。所述的起动导条(4)在转子铁心(6)外表面和V型槽(9)之间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的起动导条(4)在其端部用端环(5)进行短接,形成一个自行闭合的短路绕组。所述转子槽的槽数采用近槽配合,所谓的近槽配合是定、转子槽数相近,而转子槽数略少于定子槽数,这是目前鼠笼感应电机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定、转子槽数配合方式,主要是为了减小附加损耗;所述转子槽的槽型型为圆形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90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