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压泵站应急使用控制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0200.1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7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姚俊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文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9/06 | 分类号: | F04B4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0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压 泵站 应急 使用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站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增压泵站控制系统故障临时应急使用的控制柜。
背景技术
增压泵站是水利系统主要设施之一,在给水工程中普遍使用。早期的增压泵是人工手动控制的。这种控制方式,不但人力投入大,而且控制响应时效性也不好。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将变频技术和工业以太网引入增压泵站控制后,大多数增压泵站都实现了自动控制。增压泵站大多安装在室外,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突发故障,例如自动控制系统遭遇雷击。由于自动控制系统维修排除故障时间的不确定性,一旦增压泵站自动控制系统故障,增压泵就不能正常工作。为了在自动控制系统维修期间不影响到增压供水,就需要接入备用控制系统。由于增压泵站控制系统涉及动力、数据采集、信号控制和数据通信等连接线,一旦接入备用控制系统,这些连接线都需要人工接线,不但工作量大,而且耗费时间很长。当自动控制系统修复后,又需要拆除备用控制系统,又有一个拆线、接线过程。增压泵站自动控制系统从故障开始到修复整个过程需要经过几次重复拆线、接线,严重影响正常供水。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627070U,授权公告日期2012年12月26日,名称为“移动泵站”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以接入原有供水管路的泵站结构。它包括泵房,泵房内设置有横隔板,泵房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横隔板上部为变频控制柜,横隔板下部为设备区,设备区侧壁开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这种结构可移动,能适合临时泵房、现场应急增压等多种环境安装。但是,只是自动控制系统需要维修,增压泵是完好的不需要拆卸,这种结构通过进出水口接入必须拆卸原有增压泵,不但增加工作量,而且接入安装工艺很复杂,连接和拆除还必须停止供水,直接影响到正常供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增压泵站控制系统故障维修期间备用设备安装和拆除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压泵站自动控制系统故障发生能及时安装替代使用,自动控制系统修复后又能拆下并且还能在其它自动控制系统故障发生时重复使用的增压泵站应急使用控制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压泵站应急使用控制柜,它包括内设有电源接入装置和变频器的变频柜和设有控制电路和显示器的控制箱,变频柜与控制箱通过连端带快速接插件的连接线相连接,变频柜和控制箱分别设有接线隔舱和舱门,接线隔舱内设有快速接插件接口,接线隔舱舱口侧方和上方分别设有侧门轴座和上门轴座,舱门与侧门轴座和上门轴座相适应。30分钟完成自控系统故障泵站的应急切换,方便故障系统的维修维护的同时,快速恢复泵站的正常运行。变频柜和控制箱分开,通用性和互换性更好,大量减少泵站自动控制系统的备品备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作为优选,舱门设有门轴,门轴由固定部和活动部连接呈柱状,活动部为正棱柱。
作为优选,侧门轴座呈空心的柱状,空心部横截面为圆形,侧门轴座空心部与活动部相匹配。
作为优选,上门轴座呈空心的柱状,空心部横截面为正多边形,上门轴座空心部与活动部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短时间内完成自动控制系统故障泵站的应急切换,在故障系统的维修维护的期间,快速恢复泵站的正常运行;变频柜和控制箱分开,根据变频柜的额定功率,对额定功率以下的泵站应急处理都有良好的适用性;大量减少泵站自控系统的备品备件,特别是不同泵站水泵功率大小有很多种,变频器、控制器等元器件的备品备件严重占用保障资源,可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变频柜与控制箱连接示意图;
附图2为舱门与侧门轴座连接示意图;
附图3为舱门与上门轴座连接示意图;
附图4为门轴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5为图2中A-A剖视图;
附图6为图3中B-B剖视图。
图中:1-变频柜;2-连接线;3-控制箱;11-接线隔舱;12-快速接插件接口;13-舱门;14-侧门轴座;15-门轴;16-上门轴座;17-外接线;151-活动部;152-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文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文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02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