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冷器入口管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3121.0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4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占龙;王志宏;卢夺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瑞泽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00 | 分类号: | F28F1/00;F28F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冷器 入口 管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空冷器入口管道结构,主要用于原油加工领域的炼化装置中。
背景技术
空冷器,即空气冷却式换热器,是利用自然环境空气作为冷却介质,对高温工艺介质进行冷却或冷凝的热交换设备,在炼化装置中较为常见。空冷器主要由管束,构架,风机三个基本部分和加热排管、百叶窗、梯子平台等辅助部分组成。空冷器主要工作原件为管束。管束由多个独立单元组成,单元间通过钢结构固定连接,相对位移要求较小。由于空冷器入口管道介质温度比较高,受“热胀冷缩”的影响,容易对设备嘴子产生附加应力,在工作状态下横向水平位移较小,因此,空冷管束对嘴子受力要求比较苛刻。
现有技术的空冷入口管道是彼此独立连接到空冷器入口,这种结构的缺点是,空冷器两端的管子热膨胀量较大,内侧管道热膨胀量较小,造成空冷器的两端嘴子附加荷载较大,中间嘴子附加荷载较小,空冷器入口嘴子越多,这种受力差异就越明显。为解决两端嘴子受力过大的问题,通常采用提高空冷嘴子法兰等级、增大空冷器设备嘴子管径等方法,使空冷器两端嘴子受力符合空冷厂家提出的受力要求。然而,这种传统的方法不仅使得空冷器入口管道的设计难度较大,而且工程成本较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空冷器入口管道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空冷器入口管道,将空冷器的入口管道设计成有足够柔性的结构,以吸收管道自身的热膨胀量,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空冷器入口管道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空冷器入口管道,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降低空冷器管束两端嘴子受力,提高中间嘴子受力,实现管束嘴子受力均衡,非常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冷器入口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冷入口总管10、多个结构相同的管道单元100、第一连接件21以及第二连接件22,所述多个管道单元100沿X轴向依次设置,每个管道单元100包括两个第一支管110和一个第二支管120,所述空冷入口总管10连接所述每个管道单元100的所述第二支管120,所述每个管道单元100的所述第二支管120分别连接所述两个第一支管110的一端111,所述两个第一支管110的另一端112分别连接空冷器,所述第一连接件21及所述第二连接件22分别连通所述多个管道单元100,其中,
所述每个管道单元100内,所述第二支管120位于所述两个第一支管110之间,所述两个第一支管110的第一部分110a及所述第二支管120的第一部分120a位于XY平面且都平行于Y轴,所述第一支管110的第二部分110b位于XZ平面且平行于Z轴,位于XY平面的所述第二支管120第二部分120b平行于X轴且分别连接所述两个第一支管110的所述一端111;
所述第一连接件21为XY平面X轴向设置且固接连通XY平面所有所述第一支管110的第一部分110a及所述第二支管120的第一部分120a;
所述第二连接件22为XZ平面X轴向设置且固接连通XZ平面所有所述第一支管110的第二部分110b,或所述第二连接件22为XY平面X轴向设置且固接连通XY平面所有所述第一支管110的第一部分110a及所述第二支管120的第一部分120a。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空冷器入口管道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支管110为U型或L型。
前述的空冷器入口管道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支管120为T型。
前述的空冷器入口管道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1或所述第二连接件22在两个相邻第一支管110之间的部分设有一个以上的泪孔211。
前述的空冷器入口管道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1或所述第二连接件22的所述泪孔211与所述第一支管110的距离d为100mm~150mm。
前述的空冷器入口管道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1在相邻的第一支管110与第二支管120之间的部分设有一个以上的泪孔211。
前述的空冷器入口管道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1的所述泪孔211与所述第一支管110或所述第二支管120的距离d为100mm~1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瑞泽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洛阳瑞泽石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31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冷器反冲冲洗装置
- 下一篇:CNG运输船装卸气管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