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向心关节轴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9200.4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7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昌;熊垒;杨茂藻;曾艺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23/10 | 分类号: | F16C23/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向心 关节轴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向心关节轴承结构。
背景技术
向心关节轴承是一种球面滑动轴承,其外圈之中心轴线与内圈之中心轴线为同一轴线,其典型特点是能够承受重载,并有自调心的能力。向心关节轴承自调心能力的大小,和轴承倾角大小有关,而轴承倾角取决于轴承外圈宽度和轴承内圈宽度。如图1所示,内圈1’套接在外圈2’内,外圈2’套接在轴承座3’内,当两个轴承相配合对轴4’进行固定时,轴承倾角为2α,其最大调心量为u。在某些工况条件下,受限于装配空间,内圈宽度受限,为了达到规定的调心量,通常做法是缩减外圈宽度尺寸,但这样一来,轴承的承载能力大大下降,不利于轴承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向心关节轴承结构,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向心关节轴承结构,它包括一具有内球面的外圈和一具有外球面的内圈,内圈套接在外圈内,内圈与外圈相球面配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于调节轴承偏心量的偏心调节套,所述偏心调节套装接在外圈之外壁,偏心调节套外壁之中心轴线与偏心调节套内壁之中心轴线不重合,外圈外壁之中心轴线与外圈内壁之中心轴线不重合,外圈外壁之中心轴线与偏心调节套内壁之中心轴线相重合,内圈内壁之中心轴线、内圈外壁之中心轴线以及外圈内壁之中心轴线重合,另设有止动机构,止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偏心调节套的第一止动部和设置在外圈的第二止动部,第一止动部未与第二止动部进行止动配合时偏心调节套与外圈能相对转动,第一止动部与第二止动部相止动配合时偏心调节套与外圈相对固定。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止动部为凸台,所述第二止动部为能与凸台相止动配合的凹槽;或者,第一止动部为凹槽,第二止动部为能与凹槽相止动配合的凸台。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止动部与第二止动部均为环形,且第一止动部位于偏心调节套内壁之一端部且延伸至该端部之端面,第二止动部位于外圈外壁之一端部且延伸至该端部之端面。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止动部与第二止动部过盈配合,或者,第一止动部与第二止动部之间通过胶黏剂粘贴在一起。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偏心调节套采用软的刚性材料。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偏心调节套外壁之中心轴线与偏心调节套内壁之中心轴线不重合,外圈外壁之中心轴线与外圈内壁之中心轴线不重合,该轴承结构在调心倾角一定的情况下能提高轴承的调心量,无需缩减外圈的宽度尺寸,保证了轴承的承载能力。且,由于内圈内、外壁之中心轴线和外圈内壁之中心轴线重合,因此,最大限度保证内圈相对外圈转动的平稳性,不产生摆线运动。同时,设有第一止动部和第二止动部,以方便偏心调节套的调节及固定。
2.第一止动部与第二止动部过盈配合,或者,第一止动部与第二止动部之间通过胶黏剂粘贴在一起,保证偏心调节套与外圈相对固定,轴承的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现有技术中的向心关节轴承进行调心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向心关节轴承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3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偏心调节套外壁之中心轴线与内圈内壁之中心轴线相重合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4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偏心调节套外壁之中心轴线与内圈内壁之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最大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5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向心关节轴承进行调心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2至图5,一种向心关节轴承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向心关节轴承结构,它包括一具有外球面的内圈10、一具有内球面的外圈20、和一用于调节轴承偏心量的偏心调节套30。
所述外圈20具有内壁21和外壁22。外圈20套接在内圈10外,也即,外圈内壁21面向内圈外壁12。本实施例中,外圈内壁21之中心轴线c与外圈外壁22之中心轴线d不重合,偏心量为v。
所述外圈20设有第二止动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止动部为凸台23。或者,根据需要,所述第二止动部也可设为凹槽。
本实施例中,第二止动部为环形且位于外圈外壁之一端部且延伸至该端部之端面。
所述内圈10具有内壁11和外壁12。本实施例中,内圈内壁11之中心轴线a与内圈外壁12之中心轴线b重合,也即,内圈10之横截面为同心圆。内圈套接在外圈内,内圈与外圈相球面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92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轮沙滩车转向立柱转动密封润滑结构
- 下一篇:关节轴承内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