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吊舱应急投放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1973.0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9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黄灿超;吴刚;熊晓晨;郭世杰;刘富林;朱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急 投放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舱地面测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吊舱在紧急情况下空中投放的性能检测专用试验设备。。
背景技术
吊舱是空中抛放装备的重要部件之一,其在应急投放条件下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吊舱内部物品的安全。由于设计、制造等方面原因,吊舱在应急投放条件下的性能存在着误差。这个误差大小是吊舱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因此,吊舱在应急投放条件下的性能试验十分必要。目前,尚没有用于检测吊舱在应急投放条件下的性能试验的专用试验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吊舱应急投放试验装置,能够在地面准确检测吊舱应急投放下的各项性能参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吊舱应急投放试验装置,包括底部的支撑柱及其上方固定连接的梁架结构,梁架结构的下方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传感器夹具、加速度传感器和待测吊舱夹具,梁架结构内还设有电动葫芦轨道,电动葫芦轨道上设有两台电动葫芦,通过电动葫芦与待测吊舱夹具配合实现待测吊舱的吊装;待测吊舱上分别连接有水平加载机构、垂直加载机构以及垂直于水平加载机构和垂直加载机构构成平面的前后加载机构;所述的水平加载机构、垂直加载机构和前后加载机构均包括液压缸、力传感器和钢丝绳,钢丝绳的一端通过力传感器连接到液压缸,另一端通过转向滑轮调整方向后连接到待测吊舱。
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液压缸连接的液压站;其主要用来给各加载机构的液压缸提供动力源。
所述支撑柱为四根,竖直设置,其上方的梁架结构采用多根横支撑及斜支撑连接而成,横支撑及斜支撑及之间构成多个三角形,使其结构稳定。
所述的支撑柱为钢筋混凝土制成。支撑柱是用来支撑和固定梁架结构的。梁架结构主要是用来安装和固定不同规格的试验吊舱。
所述的电动葫芦轨道位于待测吊舱夹具的上方。为了测试并采集待测吊舱在规定载荷下的投放加速度,在试验吊舱夹具的上方固定着传感器夹具和加速度传感器。同时,由于不同规格的吊舱重量、体积差别较大,为了实现吊舱安全快捷的安装到试验吊舱夹具上面,在梁架结构内的试验吊舱夹具上方设有电动葫芦轨道,从而保证两侧的电动葫芦在吊装不同规格吊舱时可以左右滑动。
所述各加载机构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将液压缸固定,液压缸通过力传感器与钢丝绳连接。当液压缸的活塞伸缩时,将会带动钢丝绳1沿着其轴向方向拉动待测吊舱,从而实现对试验吊舱加载,对于不同方向的加载,通过采用一个或者多个转向滑轮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即可。在加载的过程中力传感器将会记录待测吊舱承受的拉力数据。从而可以实现吊舱在垂直向下0-15吨拉力、水平方向0-0.5吨拉力、前后方向0-0.5吨拉力综合条件下的投放性能试验检测,同时采集吊舱速度、加速度、反作用力等数据。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设计,能够安全准确的测出吊舱的各项综合条件下的投放性能,且适合不同形状规格的吊舱,采用该装置,可以提高测试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面视图。
图3是图1中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的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造原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吊舱应急投放试验装置,包括底部的支撑柱1及其上方固定连接的梁架结构2,梁架结构2的下方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传感器夹具3、加速度传感器4和待测吊舱夹具5,梁架结构2内还设有电动葫芦轨道6,电动葫芦轨道6上设有两台电动葫芦7,通过电动葫芦7与待测吊舱夹具5配合实现待测吊舱8的吊装;待测吊舱8上分别连接有水平加载机构9、垂直加载机构10以及垂直于水平加载机构9和垂直加载机构10构成平面的前后加载机构11;所述的水平加载机构9、垂直加载机构10和前后加载机构11均包括液压缸12、力传感器13和钢丝绳14,钢丝绳14的一端通过力传感器13连接到液压缸12,另一端通过转向滑轮15调整方向后连接到待测吊舱8。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液压缸12连接的液压站。所述支撑柱为四根,竖直设置,其上方的梁架结构2采用多根横支撑及斜支撑连接而成;所述的支撑柱采用的材质为钢筋混凝土;所述的电动葫芦轨道6位于待测吊舱夹具5的上方。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其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19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相切割机定位装置
- 下一篇:汽车减震器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