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步距沿顶迈步式单柱支护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2525.3 | 申请日: | 2014-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5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孙如钢;刘国柱;李传明;钱洋喜;吕金龙;荆冬青;胡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24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步 距沿顶 迈步 式单柱 支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巷道支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大步距沿顶迈步式单柱支护组。
背景技术
目前,现代化矿井巷道支护已普遍使用超前支架支护,为防止对顶板的反复支撑,超前支架逐步发展为大步距移架方式,架间顶板临时支护基本采用伸缩梁和一级或二、三级护帮支护。如图1所示,因伸缩梁或护帮较窄,难以全面支护,尤其是端头支架与超前支架之间,会出现较大面积的无支护区。
为支护该区域巷道顶板,部分矿区采用窄型支架,由于刮板机存在上下串动现象,窄型支架的使用存在稳定性和灵活性不足的问题,因此,窄型支架现已很少使用。
现有技术中,针对该区域巷道顶板的维护,大部分使用单体支柱,但单体支柱的使用,效率低下,用工较多,与现代化机械化生产速度不相匹配,已成为影响工作面推进的一项重要因素。尤其对于超高巷道的支护,比如6米高的巷道,由于单体高度的限制(一般不超过4.5米)更是需要采取在顶板下方打木垛等方式,严重影响了工作面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灵活的大步距沿顶迈步式单柱支护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大步距沿顶迈步式单柱支护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铰接有多根立柱,每根立柱与所述底座之间分别连接有调柱千斤顶。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大步距沿顶迈步式单柱支护组,由于底座上铰接有多根立柱,每根立柱与底座之间分别连接有调柱千斤顶,稳定、灵活、能够实现大支撑高度、实现自移和连续支护。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煤矿巷道支护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大步距沿顶迈步式单柱支护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柱顶帽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柱顶帽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大步距沿顶迈步式单柱支护组的移架过程示意图;
图5a、5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大步距沿顶迈步式单柱支护组的支护状态示意图。
图中:
1、拉移千斤顶,2、拉移杆,3、调柱千斤顶,4、立柱,5、柱顶帽,6、底座,7、椭圆弧面,8、防滑锥柱,9、大步距沿顶迈步式单柱支护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大步距沿顶迈步式单柱支护组,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铰接有多根立柱,每根立柱与所述底座之间分别连接有调柱千斤顶。
所述多根立柱布置成单排多列或多排单列或多排多列。
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柱顶帽,所述柱顶帽的下部设有与所述立柱顶端接触的椭圆状的弧面,所述柱顶帽的顶部设有防滑锥柱。
所述底座有多个,多个底座之间相互铰接。
所述底座的前部设有拉移千斤顶和拉移杆。
本实用新型的大步距沿顶迈步式单柱支护组,稳定、灵活、能够实现大支撑高度,实现自移和连续支护。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
用大伸缩比立柱支撑,实现大工作阻力、大支撑高度;
将数根立柱铰接固定于一底座上,可降低对底板比压、提高立柱稳定性、便于实现成组推移;
立柱上铰接柱顶帽,便于立柱稳固接顶,加大接顶面积;
由千斤顶控制的调柱机构,单独控制立柱可前后摆动,便于在不同位置点支护;
每根立柱及调柱千斤顶,均由液压阀单独控制升降或摆动,以便于实现局部支护和连续支护。
调节立柱上端前后摆动的角度和距离大小,可实现一次前移一个或多个步距;
可通过连杆和前进行与超前支架底座连接。
具体实施例:
如图2所示,包括拉移千斤顶、拉移杆、底座、立柱、调柱机构及调柱千斤顶、柱顶帽、立柱压板、连接件及液压控制系统等。
底座:根据支护区域空间的大小,确定底座的宽度;底座采用一节或多节的铰接形式,以适应不平的底板和支护面积的大小;立柱与底座的固定,采用压板或柱底销轴的形式,防止立柱左右摆动或旋转,保证支护组的稳定性。
调柱机构:固定于立柱上的连接耳,和固定于底座上的连接耳,通过千斤顶连接,形成调节立柱摆动机构。
拉移机构:由连接耳、连接杆、拉移千斤顶及连接件等构成。
柱顶帽:如图3a、图3b所示,与立柱柱头呈弧面接触,帽顶设防滑锥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25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力系统管道疏放水收集槽
- 下一篇:一种共振背反射肩并肩薄膜光伏电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