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轨轨头侧磨深度测量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7959.4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1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费俊杰;周剑华;朱敏;任安超;郑建国;吉玉;王俊;刘卫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8 | 分类号: | G01B5/1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轨 轨头侧磨 深度 测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轨轨头侧磨深度测量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货运重载铁路与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钢轨与车轮之间由于磨损而引起的失效破坏变得越来越严重。钢轨与车轮接触部位主要在轨头侧面,特别是在弯道的外股钢轨和重载大运量区段线路上,轨头侧面磨损十分严重,严重影响了钢轨运行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已成为阻碍铁路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人员对减缓钢轨侧磨进行了大量研究,线路上钢轨侧磨达到一定深度就会严重影响轮轨配合关系,需要重新更换钢轨。而目前各铁路局对线路上钢轨侧磨深度的测量没有统一标准工具,通常采用直尺和游标卡尺来测量。由于没有准确的测量工具,不但存在较大误差,而且测量效率较低,影响了钢轨侧磨研究工作和线路钢轨的日常养护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专用的钢轨轨头侧磨深度测量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钢轨轨头侧磨深度测量尺,主要由定位底座、支架和滑动尺组成,支架为近似直角形,直角形支架垂直边与定位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直角形支架水平边末端为弧形段,弧形段上固定有滑槽,带刻度的滑动尺可在滑槽内伸缩滑动,并可通过旋钮与滑槽相对固定,滑动尺底端指向待测钢轨轨头踏面侧部圆弧角中心。
进一步的,定位底座底面为与待测钢轨轨头顶部相配合的弧面。
进一步的,定位底座底面设有磁铁。
进一步的,滑动尺底端为尖状。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钢轨轨头侧磨深度无准确有效测量工具的不足,不但确保了测量精度,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操作简单,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示意图。
图中,1-定位底座;2-磁铁旋钮;3-支架;4-滑槽;5-滑动尺;6-旋钮;7-轨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钢轨轨头侧磨深度测量尺,由定位底座1、支架3和滑动尺5组成,支架3为近似直角形,直角形支架3垂直边与定位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直角形支架3水平边末端为弧形段,弧形段上固定有滑槽4,带刻度的滑动尺5可在滑槽内伸缩滑动,并可通过旋钮6与滑槽4相对固定,滑动尺5底端为尖状,尖端指向待测钢轨轨头7踏面侧部圆弧角中心,定位底座1底面为与待测钢轨轨头7顶部相配合的弧面,定位底座1底面设有磁铁,磁铁平时置于定位底座1内部,工作时靠弹簧弹出。
测量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底座1放置于钢轨踏面中间部位,使定位底座1底部与钢轨踏面顶部弧面贴合,旋动定位底座1上的磁铁旋钮2,定位底座1底部弹出磁铁吸紧钢轨踏面,将支架3定位并固定。此时支架上的滑动尺5尖指向标准钢轨踏面与轨头7侧面过渡处的圆弧角的圆心,圆弧角处为车轮与钢轨轨头7接触的部位之一,同时也是轨头7侧磨发生的部位。移动滑槽4上的滑动尺5,滑动尺5尖端接触标准钢轨轨头7圆弧角表示为滑动尺5的零刻度。对于轨头7发生侧磨的钢轨,滑动尺5尖端接触钢轨轨头7侧部的圆弧角磨损部位,此时滑动尺5上读出的数值即为被测钢轨轨头侧磨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79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2-氯-4-硝基甲苯的生产系统
- 下一篇:便捷失物招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