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位贴合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3878.7 | 申请日: | 2014-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9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刘祖江;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杨波 |
地址: | 2153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位 贴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位贴合治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工厂中薄膜与胶条进行对位贴合的对位贴合治具。
背景技术:
由于工厂内生产工艺的需求,经常需要将一些薄膜成品,比如聚酯薄膜(Mylar),与胶条成品进行对位贴合。例如在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将聚酯薄膜与胶条成品进行贴合,并将贴合后的成品贴附在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板的四周,用来将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板固定在一起,同时还可以防止背光板漏光。目前工厂中主要是采取将薄膜成品与胶条成品进行手动对位贴合,如图1所示,图1绘示了对薄膜成品51和胶条成品34进行手动对位贴合的过程(图1中绘示的薄膜成品51和胶条成品34均为其平面图),首先选择合适尺寸的胶条成品34,然后通过人工目视方法将薄膜成品51与胶条成品34手动对位贴合,贴合后的成品如图1所示。
然而,由于工厂所用的薄膜成品的材质通常比较软,在拿取对位时易造成卷曲、变形、破裂等损伤,同时在将薄膜成品与胶条成品通过目视进行对位贴合时,容易造成对位歪斜而使贴合精度不达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薄膜与胶条对位贴合易造成贴合精度不达标,以及薄膜在对位时易遭受损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使薄膜与胶条对位贴合精度高、且不易损伤薄膜的对位贴合治具。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对位贴合治具,对位贴合治具包括对位装置、转嫁板和贴合板,对位装置用于固定薄膜,对位装置包括第一对位板和第二对位板,第一对位板设置在第二对位板的一表面,且第一对位板的面积小于第二对位板;转嫁板用于转嫁薄膜,转嫁板包括吸附面板,贴合板包括贴合面板,贴合面板上设置有多个对应于吸附面板的形状的凸起结构,用于对吸附面板限位。
优选地,第二对位板的面向第一对位板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真空孔,第二对位板内设置有多个第一真空管道,多个第一真空管道分别与多个第一真空孔相通。
优选地,第一对位板与第二对位板之间具有一间隙。
优选地,第一对位板包括主体部分以及从主体部分的一端面向第二对位板延伸出来的延伸部分,延伸部分的末端与第二对位板的一端相接,主体部分与第二对位板平行,由此在第一对位板与第二对位板之间形成间隙。主体部分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延伸出来从而使第一对位板形成一个L形状,第二部分的长度与宽度均小于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的长边和第二部分的长边分别与第二对位板的相邻两边对齐设置。
优选地,吸附面板的一角上具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对应于第一对位板的第二部分以及贴合面板上的第一凸起结构,吸附面板的一边上具有第二缺口,第二缺口对应于贴合面板上的第二凸起结构。
优选地,吸附面板的一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真空孔,吸附面板内设置有多个第二真空管道,多个第二真空管道分别与多个第二真空孔相通。
优选地,转嫁板包括提手,提手固定在吸附面板远离真空孔的表面。
优选地,贴合面板上的多个凸起结构包括第一凸起结构、第二凸起结构、第三凸起结构和第四凸起结构,第一凸起结构、第二凸起结构、第三凸起结构和第四凸起结构分别邻近贴合面板的四个边设置,第一凸起结构与吸附面板的第一缺口对应,第二凸起结构与吸附面板的第二缺口对应。
优选地,贴合面板上设置有一用于放置胶条的凹槽,凹槽邻近第三凸起结构设置,第一凸起结构邻近凹槽的一端设置。
优选地,贴合面板上进一步设置有多个弹性装置,多个弹性装置邻近贴合面板的两个相对的边设置并均设置在凹槽的一侧。
由于对位装置能够将薄膜在不破坏其形状的情形下,转嫁到转嫁板上,再由转嫁有薄膜的转嫁板与填充有胶条的贴合板进行对位贴合,因此不易损坏薄膜,薄膜在贴合的过程中可以保持平整,并且通过转嫁板上的缺口与贴合板上的凸起结构对薄膜与胶条进行对位,对位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对位贴合治具,利用对位装置固定薄膜,并利用转嫁板转嫁薄膜,再利用转嫁板与贴合板的配合,对薄膜与放置在贴合板上的胶条进行对位贴合,避免因薄膜材质太软在拿取时易卷曲、变形、破裂的问题,以及人工目视对位造成对位歪斜而使贴合精度不达标的情形,因此,对位贴合治具对位准确。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目视对位方法将薄膜成品与胶条成品进行对位贴合的应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38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镜头保护套件
- 下一篇:一字线性激光器整形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