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球笼中防尘罩配合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6285.3 | 申请日: | 201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6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叶祥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纬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84 | 分类号: | F16D3/8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球笼中 防尘 配合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内球笼中防尘罩配合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驱动汽车所使用的驱动轴安装时在输入端基本没有固定结构或固定结构不合理,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对车辆在行驶中各项指标要求越来越高,如何适应汽车工业的发展,就要对传统汽车结构加以适当改进,其中包括驱动轴总成,带固定结构的驱动轴总成就应运而生了,目前世界上生产驱动轴总成的公司有德国GKN公司、德国ZF公司、日本NTN公司与美国Dana公司等。上述公司除了在典型的固定型、伸缩型结构上领先全球,GKN集团和日本NTN公司已研制出AAR型游滑环三柱轴式、FOX型自由摆动轴式以及属于TRJ型中的TG(滚针)型、TB(钢球)型移动节,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摩擦力、轴向阻力较小,传递扭矩能力增大,然而在驱动轴总成产业化生产取得突破的同时,国外面临着以NVH(噪音Noise、振动Vibration、啸声Harshness)为中心的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驱动轴总成所引起的噪声和振动是这些问题的根源之一。另外是大活动角化,因为汽车的最小回转半径取决于转向时最大车轮偏角,因而要求外置驱动轴总成能有尽可能大的活动角。此外还有防尘罩耐高温,回转膨胀问题,这里现有的防尘罩都是直接固定在内球笼的壳体上,这样在驱动轴转动时由于产生振动波,会造成防尘罩脱落,从而造成灰尘等杂质进入到内球笼内,影响驱动轴的正常使用,不能适应复杂的路面状态,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防尘罩结构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强,连接稳定可靠的内球笼中防尘罩配合改进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球笼中防尘罩配合改进结构,包括内球笼壳体、球笼总成以及防尘罩,所述的球笼总成设置在内球笼壳体内,所述的防尘罩一端连接在中间连接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尘罩与内球笼壳体之间还设置有隔离配合件,所述的防尘罩的另一端与隔离配合件的一端连接,隔离配合件的另一端连接在内球笼壳体上。
为优化上述方案采取的措施具体包括:
在上述的一种内球笼中防尘罩配合改进结构中,所述的内球笼壳体的上下两端上横向开设有锁定通道,在锁定通道上设置有锁定件,所述的隔离配合件与内球笼壳体的连接端通过锁定件固定在锁定通道上。
在上述的一种内球笼中防尘罩配合改进结构中,所述的内球笼壳体沿向防尘罩外表面上具有阶梯台阶面,所述的隔离配合件弯折后与阶梯台阶面形状相适应,且贴合在内球笼壳体的阶梯台阶面上。这样不仅隔离配合件与内球笼壳体的配合更加紧密,同时隔离配合件贴合后对防尘罩产生的振动波可以起到抵消的作用。
在上述的一种内球笼中防尘罩配合改进结构中,所述的隔离配合件与防尘罩的连接端上具有弯钩,在该弯钩处具有供防尘罩端部放置的容置部,在,在防尘罩的连接端部上设置有卡箍。通过卡箍可以保证防尘罩具有一定弹性变形空间,又可以相对增加防尘罩与轴之间的弹性力。
在上述的一种内球笼中防尘罩配合改进结构中,所述的内球笼壳体的左端处设置有用于防止与其它配件干涉的防护挡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隔离配合件将防尘罩与内球笼壳体直接隔开,这样避免了在驱动轴转动时由于产生振动波造成防尘罩脱落而影响驱动轴的正常使用,这样能保持一定的工作稳定性,能够适应复杂的路面状态,且等速传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内球笼中防尘罩配合改进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图中,内球笼壳体1;球笼总成2;防尘罩3;隔离配合件4;锁定通道5;锁定件6;弯钩7;容置部8;卡箍9;防护挡圈10;阶梯台阶面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纬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纬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62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