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产快速凝固金属带材的冷却辊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2024.6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4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怀志;宋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快速 凝固 金属 冷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带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到一种生产快速凝固金属带材的冷却辊。
背景技术
快速凝固技术制备非晶态金属带材是目前比较普遍采用的工艺技术。在非晶态金属带材制备设备中,冷却体是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冷却体的冷却能力直接直接影响非晶带材的性能和质量。现已被广泛应用的冷却体是采用循环水冷却的铜辊,铜辊的内腔加工有不同形式的冷却槽,冷却水通过冷却槽进出,熔融金属的热量通过铜辊传递给冷却水带走。目前,常用的冷却槽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如附图1至3所示):
直槽结构冷却槽,其优点是易于制造,但存在着进水、排水需要很大的压力,流速慢的缺点。
内螺旋冷却槽,其优点是能够加速水流速度,但存在水流量小、路径过长的缺点。
超大螺距内螺旋槽,其优点既能够加速水流速度,又能够使路径不过长,但存在加工难度大的缺点。
鉴于以上几种结构形式都存在不足,很难找出一种冷却能力强、结构简单,又容易实现的冷却辊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冷却能力强、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生产快速凝固金属带材的冷却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包括一个辊基体、一个围绕在辊基体上的内辊套和一个围绕在内辊套外圆周面安装的外辊套,并在内辊套和外辊套之间形成冷却水通道,冷却水通道为螺旋形式;该内辊套与外辊套之间通过热装的方式嵌套为一体。所述的内辊套的外圆面加工有冷却槽,所述的外辊套的形状为直通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辊结构采用了具有能够加速水流速度的封闭型冷却槽,大大提高了冷却面积和冷却速度,可以更迅速的带走辊套的热量,因此冷却辊的冷却能力显著提高;
2、加工超大螺距外螺旋冷却槽相比加工超大螺距内螺旋冷却槽更容易实现;外辊套不需要加工冷却槽,大大提高了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旋转冷却辊的直槽冷却槽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一种旋转冷却辊的内螺旋冷却槽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一种旋转冷却辊的斜槽冷却槽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冷却辊的组合辊套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组合辊套的内辊套剖面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外辊套,2、内辊套,3、辊基体,4、冷却水通道,5、冷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外辊套1和内辊套2嵌套而成,均为铜制的辊套。外辊套1为直通型,内辊套2外圆柱面采用易于加工的超大螺距的螺旋的冷却槽5,两者通过热装的方式嵌套为一体,从而在辊套内部形成了封闭的冷却水通道4,既能加大了冷却面积又能加速水流速度,相比现有技术的冷却槽结构,更能显著提高冷却能力。因为内辊套2可以重复使用,而外辊套1又不需要加工冷却槽,所以可降低加工成本,长期使用经济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工作原理是:通过嵌套的方式,使冷却铜辊内部形成具有超大螺距的封闭螺旋的冷却水通道4,不仅增大冷却了面积还能加速水流速度,从而大幅提高冷却能力;另外,由于外辊套1取消了冷却槽,从而大幅降低加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20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井废水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稳态超氧离子水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