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扭力管式厚摇臂根部轴承的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25266.2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0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沈国丽;喻燮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通飞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4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扭力 管式厚 摇臂 根部 轴承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扭力管式厚摇臂根部轴承的安装方法,适用于成对使用轴承 的扭力管式厚摇臂的根部转动部位。
背景技术
目前,在扭力管式厚摇臂的根部,常在根部两端分别设计一个轴承外圈安装孔, 以安装成对使用的轴承,从而实现低速的转动。常见的安装方法为:对两个轴承均采用对摇 臂壳体进行收口的工艺进行固定,使两个轴承和摇臂之间形成一个刚形体(以下简称摇臂组 件),但因制造和装配误差始终存在,故导致扭力管式厚摇臂根部的两个轴承安装内孔之间无 法保证绝对同轴,当扭力管式厚摇臂根部的厚度较大时(如60~1000mm),两端轴承外圈安 装孔的同轴度误差难以保证,可能会导致轴承内孔穿不上螺栓,或装配后螺栓可能存在挠性 变形,使轴承及零部件始终承受较大的应力,造成轴承及零部件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扭力管式厚摇臂根部轴承安装方法的不足,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新 型扭力管式厚摇臂根部轴承安装方法,能够大为降低扭力管式厚摇臂组件穿螺栓的难度,减 少装配后轴承及零部件的应力,改善轴承及零部件的寿命。
本发明专利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扭力管式厚摇臂根部成对使用 的两个轴承,两端的两个轴承在摇臂中安装但均不收口固定,此时两个不收口轴承在摇臂安 装孔内允许产生微小的径向位移,该径向位移实际上是两个不收口轴承对螺栓装配过程的一 种径向补偿,该径向位移量与轴承外圈和摇臂安装孔的配合关系、以及轴承内部的径向游隙 有关,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其位移范围值(一般是60um以下)。在穿螺栓的过程中,当不收口 轴承与螺栓不同轴时,螺栓的引导力会对不收口轴承产生一个径向的分力,使不收口轴承向 螺栓轴线的方向移动,从而补偿摇臂根部两个轴承内孔之间的同轴度,直到两端不收口轴承 内孔基本同轴,从而保证螺栓顺利插入并完成螺栓安装。
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使螺栓更加容易地插入扭力管式厚摇臂组件的两 端轴承内孔,减少螺栓装配后的应力,改善轴承及零部件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种扭力管式厚摇臂根部轴承的安装方法示意图。
图中1.扭力管式厚摇臂,2.轴承,3.支撑衬套,4.支座,5.凸肩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扭力管式厚摇臂(1)根部安装有成对使用的两个同型号的轴承(2), 两个轴承(2)内圈之间安装有一个支撑衬套(3),扭力管式厚摇臂(1)组件安装在两个支 座(4)上面,且支座(4)的内孔处压有凸肩衬套(5)。假定扭力管式厚摇臂(1)根部的轴 承外圈安装孔公差为K7(-2um,11um),轴承外圈公差为(-12.7um,0),轴承内部径向游 隙为(10um,25um)。
当两个轴承(2)均收口固定以后,其轴承外圈牢牢地固定在扭力管式厚摇臂根部 (1)的安装孔内,即两个轴承(2)内孔的径向位移为零(不考虑轴承内部径向游隙的情况 下)。
当两个轴承(2)均不收口固定时,则轴承(2)外圈与扭力管式厚摇臂(1)根部 安装孔配合后仍能径向运动,其位移量为扭力管式厚摇臂根部(1)安装孔和轴承(2)外圈 最大配合间隙,即(11um+12.7um)=23.7um,即两个轴承()内孔的径向位移范围为(0,23.7um) (不考虑轴承内部径向游隙的情况下)。
对比发现,两个轴承(2)均不收口固定的情况下,其轴承内孔相比两个轴承(2) 均收口固定后的轴承内孔拥有更广的径向位移范围,能够补偿扭力管式厚摇臂(1)根部两端 轴承安装孔制造不同轴现象所导致的轴承内孔不同轴。
一般在装配过程前,应在轴承(2)外圈与扭力管式厚摇臂(1)安装孔内壁涂抹 一层安装涂料,待安装涂料凝固以后,轴承不会随意脱落。
以上实例仅表达了本发明专利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比较详细和具体,但不能 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脱 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变形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通飞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航通飞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52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扇吸式储粮专用杀虫灯
- 下一篇:一种LED节能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