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89065.4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0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毕卫军;丁扬;宋宁宁;崔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毕卫军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栾波 |
地址: | 272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是由于某些有害物质的混入,或者由于温度的升高而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造成环境污染。污水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受污染的雨水三类。其中生活污水是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的污水,其水质、水量随季节而变化,一般夏季用水相对较多,浓度低;冬季相应量少,浓度高。生活污水一般不含有毒物质,但是它有适合微生物繁殖的条件,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从卫生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危害性。
目前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已是中国城市水的主要污染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是当前和今后城市节水和城市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处理生活污水设施的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来抓,而且是急不可待的事情。
现如今污水处理主要分为物理化学法以及生化法,物理化学法包括对悬浮物、粒子、色度和有毒化学物的沉积、浮选、吸附、筛选、凝固、氧化、臭氧化作用、电解、反渗透、超滤和纳滤等。主要工艺有沉积和浮选、凝固和沉淀作用、吸附作用、化学氧化作用、膜过滤、臭氧化作用等。生化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好氧塘、好氧生物反应器、厌氧处理、真菌处理等。
目前,A2O污水处理工艺是目前污水处理的最成熟最适用的工艺之一,采用:污水-厌氧-缺氧-好氧-沉淀(澄清)的工艺流程,运行中沉淀的污泥要不断回流补充道到厌氧区,好氧区混合液要持续回流到缺氧区,以保持整个系统的泥水平衡,保持良好的运行效果,但是原处理工艺存在设备繁杂、且小型污水站设备配套难度大的缺点,在设备整个运行过程中多处设置动力装置以给予动力,这样无形之中增加了成本与能耗,操作也不方便。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具有成本低、能耗低、投资少以及占地少等优点。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方法,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灵活、快捷等优点。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以及高效沉淀池;
在厌氧池与缺氧池共用的侧壁的底部钻有洞口,厌氧池通过洞口与缺氧池连通,缺氧池通过管道与好氧池连接,好氧池通过好氧池内布设的管道与所述高效沉淀池连接,其中缺氧池与好氧池之间设置有提升泵,高效沉淀池与好氧池之间设置有用于将高效沉淀池中的污泥补充进好氧池中的动力组件;
好氧池与缺氧池之间设置有用于完成活性污泥内回流的倒U型内回流管,内回流管的一端穿插于所述好氧池内部的底部,内回流管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缺氧池的内部,内回流管上设置有漏气孔,漏气孔位于好氧池内部的内回流管竖直段的中上部。
优选地,漏气孔与好氧池的顶部的距离为1-2m。
优选地,动力组件包括污泥回流管以及自闭阀,污泥回流管穿设于高效沉淀池与好氧池的侧壁且沿水平方向设置,其中一端位于高效沉淀池的底部,另一端位于好氧池的底部,污泥回流管位于好氧池的底部的一端设置有自闭阀。
优选地,自闭阀的结构为竖向挡板盖于污泥回流管的端部上,且竖向挡板的上部与污泥回流管活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装有滤板的格栅,格栅设置于厌氧池之前并通过滤板与所述厌氧池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控制回流比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于所述内回流管上。。
优选地,还包括调节池,调节池位于缺氧池之后,其中提升泵位于调节池的内部。。
优选地,厌氧池与好氧池内装填有用于挂住污泥的填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将需要动力进行运转的部分直接利用重力自动完成回流,并通过简单的漏气孔的设置就实现了阀门的作用,不仅降低了运行成本,而且减少动力点位,降低能耗,不影响对污水处理的实际效果。其中缺氧池的处理环境需要少部分含氧气的活性污泥,因此将好氧池中部分的水与活性污泥混合的泥水混合物通过水流自身重力作用自流到缺氧池不仅降低了能耗还实现了缺氧池微生物生存所需的处理环境。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污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污水经过厌氧池、缺氧池处理后经提升泵送入好氧池进一步处理后流入高效沉淀池进行沉淀,其中好氧池内水和活性污泥混合的泥水混合物通过内回流管返回到缺氧池中,直到好氧池中的液面到达漏气孔时停止回流,高效沉淀池中的底部污泥通过动力组件进入好氧池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毕卫军,未经毕卫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90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倾斜式底板池窑
- 下一篇:一种高效MVR集成化海水淡化装置及海水淡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