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89065.4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0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毕卫军;丁扬;宋宁宁;崔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毕卫军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栾波 |
地址: | 272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以及高效沉淀池;
在所述厌氧池与所述缺氧池共用的侧壁的底部钻有洞口,所述厌氧池通过所述洞口与所述缺氧池连通,所述缺氧池通过管道与所述好氧池连接,所述好氧池通过所述好氧池内布设的管道与所述高效沉淀池连接,其中所述缺氧池与所述好氧池之间设置有提升泵,所述高效沉淀池与所述好氧池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高效沉淀池中的污泥补充进所述好氧池中的动力组件;
所述好氧池与所述缺氧池之间设置有用于完成活性污泥内回流的倒U型内回流管,所述内回流管的一端穿插于所述好氧池内部的底部,所述内回流管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缺氧池的内部,所述内回流管上设置有漏气孔,所述漏气孔位于所述好氧池内部的内回流管竖直段的中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气孔与所述好氧池的顶部的距离为1-2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污泥回流管以及自闭阀,所述污泥回流管穿设于所述高效沉淀池与所述好氧池的侧壁且沿水平方向设置,其中一端位于所述高效沉淀池的底部,另一端位于所述好氧池的底部,所述污泥回流管位于所述好氧池的底部的一端设置有所述自闭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闭阀的结构为竖向挡板盖于所述污泥回流管的端部上,且所述竖向挡板的上部与所述污泥回流管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有滤板的格栅,所述格栅设置于所述厌氧池之前并通过所述滤板与所述厌氧池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回流比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于所述内回流管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池,所述调节池位于所述缺氧池之后,其中所述提升泵位于所述调节池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与所述好氧池内装填有用于挂住污泥的填料。
9.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污水经过厌氧池、缺氧池处理后经提升泵送入好氧池进一步处理后流入高效沉淀池进行沉淀,其中所述好氧池内水和活性污泥混合的泥水混合物通过内回流管返回到所述缺氧池中,直到所述好氧池中的液面到达所述漏气孔时停止回流,所述高效沉淀池中的底部污泥通过所述动力组件进入所述好氧池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经过厌氧池、缺氧池处理之前先要经过格栅进行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毕卫军,未经毕卫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906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倾斜式底板池窑
- 下一篇:一种高效MVR集成化海水淡化装置及海水淡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