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化工高浓污水除油的预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84515.0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1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洪磊;徐炎华;陆曦;梁文;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袁正英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化工 污水 预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化工高浓度污水的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煤化工高浓污水成分复杂,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固体悬浮颗粒、稠环芳烃以及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其中COD10000~50000mg/L,酚5000~20000/L。由于煤化工工艺的限制,废水中可溶性油类物质和粒径分布在4~200μm的细小固体悬浮颗粒(如煤灰)通过一般的重力沉淀法很难去除,处理困难。然而,正是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固体悬浮颗粒(如煤灰)和油类,水中的酚一定量的吸附在颗粒和油滴上,加大酚氨回收难度、降低其回收效率和降低酚品质;固体悬浮颗粒易导致热交换器等设备的堵塞。另外,水中的油含量大,生化过程中易产生泡沫,降低氧和营养物质传递速率。
目前,废水的处理工艺一般包括脱酸、酚氨回收、物化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等主要单元,而无对酚氨回收前废水的预处理工艺。中国专利CN103288311A公开了一种碎煤加压气化废水资源化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和应用,所述处理方法依次序包括:(1)将废水进行油水分离,得到油水分离处理后的废水;(2)采用活性污泥对上述步骤(1)得到的废水进行处理,然后泥水分离,得到活性污泥处理后的废水;(3)向上述步骤(2)得到的废水中加入吸附剂,然后固液分离,得到吸附分离处理后的废水;(4)向上述步骤(3)得到的废水中加入絮凝剂和/或助凝剂,沉淀,得到混凝澄清处理后的废水;(5)采用载有微生物的滤料对上述步骤(4)得到的废水进行处理,得到可排放/回用水。该工艺中采用斜管隔油池和涡凹气浮系统进行油水分离,对油类去除效果低尤其是可溶性油类物质,加大后续处理难度。如果通过在酚氨回收前添加除油预处理工艺,不仅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中油类和固体悬浮颗粒,而且显著提高酚氨回收效率,为后续处理奠定基础,降低处理难度,简化处理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化工高浓污水除油的预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煤化工高浓污水除油的预处理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①隔油破乳:将煤化工高浓污水进入隔油破乳单元,调节废水的pH值为2~4,然后投加助凝剂,停留时间1~2h,使废水中的乳化油破乳沉淀,达到去除废水中的烷烃等油类物质;
②高效膜分离:隔油破乳后废水调节pH值为3~6,控制温度,进入膜分离单元的膜分离装置,去除废水中的固体悬浮颗粒。
上述步骤①中通过池内pH计与加酸计量泵联动调节废水的pH值,其中所加的酸为硫酸或盐酸。
优选上述的助凝剂为聚丙烯酰胺;助凝剂的投加质量与废水的体积比为1~4mg/L,实现“油、水、渣”三项分离。
优选步骤②中调节pH值所加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所述温度为20~40℃;优选废水在膜分离装置的反应停留时间为1~4h。
优选所述的膜分离装置中的膜为无机纳滤膜。更优选所述无机纳滤膜为Al2O3纳滤膜或TiO2纳滤膜中的至少一种;无机纳滤膜的孔径为0.22~0.8μm。
所述的经隔油破乳单元处理后的污水进入高效膜分离装置,无机纳滤膜以中空纤维式膜组件、管式膜组件和板式膜组件中至少一种的使用,最优选选择中空纤维式膜组件。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处理方法,整体工艺包含隔油破乳单元、高效膜分离单元。废水经隔油预处理,油类的去除率达到80%左右,固体悬浮颗粒(如煤灰)的去除率高达99%,COD去除率达到25%以上。
(2)经预处理后,显著提高了后续酚氨回收效率,降低处理难度,简化处理工艺,有效的增加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新疆某兰炭废水,具体进水水质见表1。经过除油预处理之后的废水,继续进入酚回收装置。
隔油破乳:将煤化工高浓污水进入隔油破乳单元,通过池内pH计与加酸计量泵联动调节废水的pH为2,其中所述的酸为硫酸;投加助凝剂,助凝剂为聚丙烯酰胺,每升废水投加助凝剂的量1mg,实现“油、水、渣”三项分离,反应停留时间:1h。
高效膜分离:隔油破乳后废水调节pH值,控制温度进入膜分离单元,去除废水中的固体悬浮颗粒。调节废水的pH为3,所加为的碱为氢氧化钠;温度20℃;选用Al2O3纳滤膜(中空纤维膜组件),膜孔径为0.22μm,反应停留时间:1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45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的按钮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海面浮油清净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