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糊精-多金属氧簇复合型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7087.6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6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曹洁;范艳璇;徐冲;胡长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16 | 分类号: | B01J31/16;B01J31/18;C07D301/12;C07D30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杨志兵;李爱英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糊精 金属 复合型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糊精-多金属氧簇复合型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属于多金属氧簇复合物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多金属氧簇(polyoxometalates,POMs),是一类骨架结构中富含钼、钨、钒、铌、钽等过渡元素的同多和杂多金属氧簇化合物,具有结构的多样性和可调性,以及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其在结构化学、药物化学、催化化学以及功能材料化学等方面都有广阔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D.L.Long,R.Tsunashima,L.Cronin.Angew.Chem.Int.Ed.2010,49,1736-1758)。POMs是优秀的受体分子,可与无机、有机分子以及离子结合形成性能独特的超分子化合物(A.Dolbecq,E.Dumas,C.R.Mayer,P.Mialane.Chem.Rev.2010,110,6009–6048)。通过静电作用、氢键作用等非共价相互作用可将POMs与有机大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结合形成有机大环-POMs复合物,此类复合物不仅兼具有机、无机部分的性质,而且由于组分间的协同作用,往往还具备组成物种所不具备的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X.K.Fang,PL Isaacs,S Uchida,N Mizuno.J.Am.Chem.Soc.2009,131,432-433),因此在催化,材料化学,药物化学等领域备受瞩目。
目前得到的有机大环-POMs复合型催化剂按有机大环的不同有以下几类:葫芦脲-POMs型、杯芳烃-POMs型和环糊精-POMs型,他们在制备以及催化过程存在制备过程复杂、成本高,催化剂溶解性差以及催化应用受限的缺陷。首先,制备时通常使用水热烧釜法(J.Lü,J.X.Lin,X.L.Zhao,R.Cao.Chem.Commun.2011,48,669-671),这种方法对设备要求高、技术难度大、安全性能差、成本高,无法观察晶体生长过程,不直观。其次,制备过程中需对有机大环或者POMs进行官能化修饰(G.Izzet,M.Ménand,B.Matt,S.Renaudineau,L.M.Chamoreau,M.Sollogoub,A.Proust.Angew.Chem.Int.Ed.2012,51,487-490),使得制备方法更加复杂,周期增长,成本提高。最后,水热烧釜法得到的晶体往往很难溶解,只能用于光降解、气体吸附等反应中,对于一些水油两相的液相反应催化效果较差,限制了其催化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已有的有环糊精-POMs复合型催化剂制备过程复杂、成本高,得到的催化剂溶解性差,催化应用受限制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环糊精-多金属氧簇复合型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结构新颖,对水油两相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效果。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环糊精-多金属氧簇复合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简单易操作。
本发明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环糊精-多金属氧簇复合型催化剂,所述复合型催化剂的分子式为(C6H10O5)n·HmXM12O40,其中X优选P和Si中的一种,当X优选P时,m=3;X优选Si时,m=4;M优选Mo和W中的一种;n优选6、7或8;(C6H10O5)n·HmXM12O40结构式有如下两种:
当X优选Si,m=4时,所述结构式为Ⅰ;当X优选P,m=3时,所述结构式为Ⅱ;
一种环糊精-多金属氧簇复合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将多金属氧簇和环糊精加入反应器1中,加入良溶剂,搅拌,过滤,取滤液加入反应器2中,将反应器2置于装有不良溶剂的反应器3中,密封,在室温下利用气相扩散法培养晶体,得到晶体a,晶体a即为本发明所述环糊精-多金属氧簇复合型催化剂;
其中,多金属氧簇优选硅钨酸(H4SiW12O40)、磷钨酸(H3PW12O40)、硅钼酸(H4SiMo12O40)和磷钼酸(H3PMo12O40)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70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