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竖向构件调平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2809.9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0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傅学怡;吴兵;孟美莉;邸博;冯叶文;刘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向 构件 平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竖向构件调平方法。
背景技术
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在重力荷载下,不同竖向构件压应力水平不同,将导致竖向构件竖向变形存在差异,与之相邻的水平构件参与竖向构件的变形协调,以至于仅在结构重力荷载下,水平构件可能存在较大附加内力,不利于结构抗震、抗风设计,还有可能影响设备的安装与使用。
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重力荷载下竖向差异变形问题已经引起设计人员的注意,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计算方法基于水平构件刚接模型;相关施工措施包括:水平构件设置沉降后浇带、施工调整楼面至设计标高。
然而,水平构件与竖向构件刚接,在重力荷载下,水平构件中存在较大的附加内力,从而影响竖向构件的调平过程,且水平构件与竖向构件之间的内力转移复杂,进而难以保证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全楼各层各竖向构件压应力均匀一致,导致竖向构件的竖向变形调平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竖向构件调平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竖向构件的竖向变形调平困难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竖向构件调平方法,包括:将水平构件和竖向构件铰接;进行一次性重力荷载施加;调整所述竖向构件的截面尺寸,使各所述竖向构件的竖向变形量相同;将所述水平构件与所述竖向构件刚接。
其中,所述水平构件位于相邻的所述竖向构件之间;所述水平构件与所述竖向构件相交处铰接连接。
其中,所述进行一次性重力荷载施加的步骤具体为:结构刚度矩阵一次生成,结构重力荷载一次施加。
具体地,所述调整所述竖向构件的截面尺寸,使各所述竖向构件的竖向变形量相同的步骤具体包括:计算不同类型的所述竖向构件的初始竖向变形量Δ;调整不同类型的所述竖向构件的截面尺寸,使各所述竖向构件的竖向变形量相同。
其中,通过改变所述竖向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来调整所述竖向构件的竖向变形量。
实际应用时,所述竖向构件为外框柱或内筒墙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竖向构件调平方法中,由于先将水平构件与竖向构件铰接,因此在竖向构件的调平过程中,水平构件的附加内力将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释放,水平构件不参与竖向构件的变形协调,无需考虑水平构件与竖向构件之间的内力转移,进而无需进行多次迭代试算调平,仅需对一次性施加的重力荷载进行一次调平计算即可,使竖向构件的竖向变形调平简单、可靠。待各竖向构件的竖向变形量相同,即将各竖向构件调平后,再将水平构件与竖向构件刚接,进行后续的抗震、抗风结构设计。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竖向构件调平方法中,水平构件与竖向构件铰接,且结构重力荷载一次施加,因此可以消除结构后期附加恒载及活载作用所产生的差异沉降及附加内力,避免对施工工期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可以避免已施工楼层竖向变形差异持续累积,从根本上解决重力荷载下竖向构件压应力水平差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竖向构件调平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竖向构件调平方法中的步骤1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竖向构件调平方法中的步骤2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竖向构件调平方法中的步骤3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竖向构件调平方法中的步骤3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竖向构件调平方法中的步骤4的示意图。
图中,1为水平构件;2为竖向构件、21为外框柱、22为内筒墙肢;Δ为不同竖向构件的初始竖向变形量、Δ1为外框柱的初始竖向变形量、Δ2为内筒墙肢的初始竖向变形量、Δ′为竖向构件的最终竖向变形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竖向构件调平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竖向构件调平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步骤1、将水平构件和竖向构件铰接;步骤2、进行一次性重力荷载施加;步骤3、调整竖向构件的截面尺寸,使各竖向构件的竖向变形量相同;步骤4、将水平构件与竖向构件刚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未经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28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