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桩生产用混凝土连续均匀下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61401.X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2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沈中玉;张春华;朱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中玉 |
主分类号: | B28B13/02 | 分类号: | B28B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霍冠禹 |
地址: | 2120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混凝土 连续 均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管桩业中能够使混凝土连续且均匀的布入管桩钢模的装置,主要适用于中国自动化程度不高且生产粗放的管桩制造业。
背景技术
上世纪60年代末,为了适应铁道桥梁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中国出现了管桩业。现如今,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混凝土管桩的应用从铁道系统扩大到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冶金、港口、公路等领域。尤其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由于地质条件适合管桩的使用,混凝土管桩的需求量猛增,管桩业也因为这种高需求,一直保持持续迅猛的发展势头。
现如今,中国管桩业管桩制造的一般工艺流程为:1. 装笼;2. 混凝土料混合搅拌;3.布料;4.合模;5.张拉;6.离心;7.常压蒸养;8.拆模;9.高压蒸养;10.成品堆场。而在管桩业高度发达的日本,混凝土管桩制造业的一般工艺流程为:1.装笼;2.合模;3.张拉;4.混凝土料混合搅拌;5.混凝土泵送入模;6.离心;7.常温蒸养;8.脱模;9.高压蒸养;10.成品堆场。中国与日本管桩生产工艺流程上的明显不同在于合模的顺序,这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料入模的方式,中国混凝土料因为在入模时管桩钢模尚未合模,所以混凝土料是直接从搅拌机下出口落入管桩下钢模,而日本则因为混凝土料入模时管桩钢模已经合模,所以混凝土料是泵送入模。中国管桩业这种混凝土入模方式直接导致了生产过程中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混凝土在尚未布入钢模时,钢模中已经放入了一个编织比较细密的钢筋笼,混凝土因为其本身的粘稠以及存在大颗粒特性,在布入钢模时会堆积在钢筋笼上,无法落入钢模中,现在生产中的解决方案是将搅拌机布置在钢模上方2~3m处,混凝土以高速落入钢模,撞击进入钢筋笼,这种方法大大减少了堆积的情况,使得粘稠且存在很多大颗粒的混凝土顺利进入钢筋笼内部。但是,这种工艺属于粗放式的生产工艺,现如今大部分中国管桩厂都是将混凝土搅拌机直接布置在钢模上方,搅拌好的混凝土通过皮带传送后直接呈抛物线落入钢模。总结以上的研究和分析,现在已有的国内管桩行业下料工艺存在以下缺点:
1.因为中国现如今管桩行业所使用的搅拌机的工作特性,混凝土无法充分搅拌均匀;2.混凝土落入钢模的过程是断续的,无法实现连续均匀的布料;3.因为混凝土搅拌机出料的速度不受控制,所以很多时候混凝土落入钢模时会飞溅出来,造成大量浪费,工人工作环境很差,同时还造成了下方作业工人的生产安全隐患;4.混凝土呈团块状落入钢模,容易在钢筋笼上形成堆积。
然而,近年来国内针对管桩行业生产中连续均匀布料装置的研究和设计几乎为零,生产工艺仍然属于粗放式,生产环境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适用于国内管桩业的混凝土连续均匀下料装置。
本设计的基本原理:本装置是在混凝土搅拌机的下方,设置一个临时的储料仓,减速电动机提供动力源,通过联轴器使得主动轴转动,主动轴转动带动上面的齿轮转动,主动轴上的齿轮和从动轴上的齿轮相互啮合,将转动传递给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各自带动料仓中的叶片转动,在料仓中通过叶片的旋转运动,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使混凝土各组分充分混合均匀。同时对上方搅拌机中间歇落下的混凝土进行存储,再通过料仓下方的出料口连续均匀的落入位于本装置下方的钢模中。本装置还对上方搅拌机中喷射出的混凝土的速度具有缓冲作用,通过控制料仓中叶片旋转的速度来控制出料的速度。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桩生产用混凝土连续均匀下料装置,包括料仓,所述料仓底部出料口与钢模入口连通;所述料仓顶部与混凝土搅拌机出料口连通;所述料仓上安装有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上设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从动轴上设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主动轴通过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啮合将动力传递给所述从动轴,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上均固定安装有搅动叶片,主动轴和从动轴转动时所述搅动叶片能够将从混凝土搅拌机排出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上安装有相同的叶片套筒Ⅰ和叶片套筒Ⅱ,所述搅动叶片固定安装在所述叶片套筒Ⅰ和叶片套筒Ⅱ上,所述叶片套筒Ⅰ和叶片套筒Ⅱ相接触的端面焊接在一起。
上述方案中,所述叶片套筒Ⅰ和所述叶片套筒Ⅱ上的叶片个数为四个,所述叶片套筒Ⅰ上的搅动叶片和所述叶片套筒Ⅱ上的搅动叶片之间的夹角为45°。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动轴的输入端通过弹性柱销联轴器和减速电机相连。
上述方案中,料仓通过八个螺栓连接与地面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中玉,未经沈中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14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火砖自动上下料机
- 下一篇:一种竹木复合集装箱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