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花生根中提取分离高纯度白藜芦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43453.4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3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臣;唐长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37/82 | 分类号: | C07C37/82;C07C37/70;C07C39/21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王军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生 提取 分离 纯度 藜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花生根中快速提取分离高纯度白藜芦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白藜芦醇,是含有芪类结构的非黄酮多酚类化合物,是植物在受到应激时自身合成的一种抗毒素。白藜芦醇主要有抗肿瘤、抗炎、抗菌、抗氧化、抗自由基、保护肝脏、保护心血管和抗心肌缺血等功能,其中,最令人瞩目和最有发展前景的是抗肿瘤作用,被喻为继紫杉醇之后又一新的绿色抗癌药物;同时也被美国专著《抗衰老圣典》一书列为“100种最热门有效抗衰老物质之一”,因此白藜芦醇在医药、食品工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市场价值极高。
白藜芦醇(Resveratrol),又名芪三酚,化学名为3,5,4’-三羟基二苯乙烯(3,5,4’一trihydrolystilbene),分子式为C14H1203,分子量为228.2,白色针状晶体,难溶于水,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顺序大致为:丙酮>乙醇>甲醇>乙酸乙酯>乙醚>氯仿;在366nm的紫外光照射下产生紫色荧光,在低温、避光条件下较为稳定,碱性环境中不稳定。白藜芦醇具有顺、反式两种结构,在自然界中主要是以反式结构存在。白藜芦醇在自然界广泛分布,1940年首次从毛叶藜芦的根部获得,目前至少已经在21个科、31个属的72种植物中发现:如葡萄科的葡萄属、蛇葡萄属,豆科的落花生属、决明属、槐属,百合科的藜芦属,蓼科的蓼属等。
白藜芦醇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抗毒素,在葡萄、虎杖、花生等植物中含量相对较高,目前已经在花生的根、茎、花、果实等各部位发现了该物质的存在,充分说明花生是开发白藜芦醇的一种重要资源,我国学者测定出花生根中白藜芦醇含量是花生衣几十倍和葡萄籽几百倍,但以花生根为原料进行白藜芦醇开发的研究少见报道。在我国,花生根原本是废弃物且资源丰富,并且花生根茎中的白藜芦醇含量也相当可观,用它提取白藜芦醇可变废为宝,将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对于提高花生的利用价值将更加有意义。
白藜芦醇的提取技术包括有机溶剂浸提法、超声波或微波辅助提取法、酶解法、超临界萃取等;纯化技术有柱层析、薄层层析、高效逆流色谱等。目前,从花生根中提取分离白藜芦醇的方法专利不多,主要有:
CN101074188A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花生根中白藜芦醇的方法
CN1903815A 超声提取花生根中白藜芦醇的方法
CN1709846A 花生根提取白藜芦醇的生产方法
CN101353675A 利用黑曲霉发酵花生根提取白藜芦醇的方法
CN101597214A 一种萃取花生根中白藜芦醇的方法
上述的五项专利,样品都是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提取,包括有机溶剂提取、超声波提取、生物霉发酵提取等,在对提取物的纯化过程中,大都是先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技术进行除杂,然后再进行硅胶柱层析,用混合有机溶剂梯度洗脱,收集流分,也有采用高效液相制备色谱或者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色谱进行纯化。
上述的几项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操作过程比较复杂,硅胶柱层析操作耗时长,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毒性较大,对环境污染严重,产品有机溶剂残留量高。高效液相制备色谱对实验条件要求苛刻,必须采用高端精密的实验仪器和昂贵的色谱纯试剂,产品收率少,使得制备成本很高、且操作不易控制。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色谱虽然解决了收率问题,但产品的纯度不高,达不到食品级或药用级要求,并在过程中引入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操作步骤仅限于实验室,产品不能实现产业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花生根在纯化白藜芦醇过程中,步骤复杂,耗时长,所用溶剂毒性大,产品收率低,不能实现产业化的从花生根中快速提取分离高纯度白藜芦醇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从花生根中提取分离高纯度白藜芦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花生根粉碎成细粉,用乙醇超声震荡提取,提取温度为20℃-60℃,提取时间为30-60分钟,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
(2)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1.22的清膏,冷却;
(3)上述(2)的清膏上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分别以水、70%乙醇洗脱至洗脱液无色,然后用95%乙醇洗脱,收集95%洗脱的流分,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再用聚酰胺树脂柱吸附分离,以醇-酸的混合液为洗脱液进行层析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职业大学,未经苏州市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34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