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颗粒物在体内分泌代谢途径及其研究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73200.4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3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崔大祥;刘岩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9/00 | 分类号: | A61K49/00;B82Y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序伦律师事务所 31276 | 代理人: | 包文超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颗粒 体内 分泌 代谢 途径 及其 研究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纳米颗粒物在体内分泌代谢途径,其特征在于是纳米颗粒物单独或同时经由肠道杯状细胞和胃部壁细胞分泌到肠腔后,通过粪便排出生物体外。
2.一种纳米颗粒物在体内分泌代谢途径,其特征在于纳米颗粒物被给予生物体后,进入到体内循环,被血细胞携带,而进入到胃、肠道毛细血管,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到肠道杯状细胞和胃部壁细胞中,然后单独或同时被所述的杯状细胞和所述的壁细胞分泌到肠腔后,随粪便排出体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颗粒物在体内分泌代谢途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体的肝脏-粪便代谢途径被阻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颗粒物在体内分泌代谢途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体的胆总管进行了结扎。
5.一种纳米颗粒物在体内分泌代谢途径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肝脏-粪便代谢途径进行阻断并获得模型化的试验动物,将纳米颗粒物给予所述的试验动物,然后对胃、肠道系统的超微结构和病理学变化进行观测,最后对试验动物粪便灰化产物进行检测,测定纳米颗粒物的含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颗粒物在体内分泌代谢途径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胆总管进行结扎以阻断所述的肝脏-粪便代谢途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颗粒物在体内分泌代谢途径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尾静脉注射完成纳米颗粒物给予试验动物。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颗粒物在体内分泌代谢途径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纳米颗粒物代谢进行量化。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颗粒物在体内分泌代谢途径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颗粒物选自于金属纳米粒子,碳纳米粒子和有机纳米粒子之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320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可调节保护套
- 下一篇:一种带有指甲套的人造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