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将智能电视声音推送到移动终端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82511.X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9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麦增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36 | 分类号: | H04N21/436;H04N21/643;H04N21/439;H04N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视 声音 送到 移动 终端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将智能电视声音推送到移动终端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智能电视作为客厅或卧室的家电,一直是提供给家庭成员公用的视听享受。
目前智能电视作为一个显示终端,通常会把小屏的智能移动终端的内容推送到电视上,以得到更好的观赏效果,目前设备或应用软件并未考虑把电视声音反向推送到智能移动终端的功能。用户如果想在不让电视声音打扰别人的情况下观看电视,目前可行的办法是往电视耳机端子上接上有线耳机或者往电视上接配备音频发送底座的无线耳机,音频发送底座从电视耳机端子接收到电视声音后,再发送到与底座匹配的无线耳机上。
使用有线耳机,线材会阻碍他人活动,也容易拉扯到电视,使用起来不方便。使用无线耳机,首先要额外购买,而无线耳机的传输距离和音质也有很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智能电视声音推送到移动终端的系统,包括:智能电视和移动终端,
所述智能电视包括电视芯片和发送模块;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接收模块和播放模块;
所述电视芯片用于将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能够通过网络传输的数字音频信号;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建立网络连接,能够与所述接收模块匹配连接,并将数字音频信号通过网络传输给所述接收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建立网络连接,能够与所述发送模块匹配连接,并通过网络接收数字音频信号;
所述播放模块用于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数字音频信号进行播放。
在本发明所述的系统中,所述发送模块包括网络广播单元、检测单元、握手单元、数据通道单元、音频传输单元;
所述网络广播单元用于开启所述发送模块的网络服务,使其能够发送和接收网络数据;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被所述接收模块搜索,并对接入设备进行检测;
所述握手单元用于与所述接收模块建立数据传输协议;
所述数据通道单元用于与所述接收模块建立数据传输通道;
所述音频传输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传输数字音频信号。
在本发明所述的系统中,所述接收模块包括终端网络广播单元、搜索单元、终端握手单元、终端数据通道单元和终端音频接收单元;
所述终端网络广播单元用于开启所述接收模块的网络,使其能够发送和接收数据;
所述搜索单元用于搜索所述发送模块,并能申请接入所述发送模块构建网络连接;
所述终端握手单元用于与所述发送模块建立网络传输协议;
所述终端数据通道单元用于与所述发送模块建立数据传输通道;
所述终端音频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数据通道接收数字音频信号。
在本发明所述的系统中,所述发送模块还包括校验单元;
所述校验单元用于验证待接入设备的校验码,且能够用于更改或重置所述发送模块的接入校验码。
在本发明所述的系统中,所述接收模块还包括终端校验单元;
所述终端校验单元用于输入申请接入设备的校验码。
在本发明所述的系统中,所述移动终端还设置有声音调节模块;
所述声音调节模块用于调节所述播放模块的音量。
在本发明所述的系统中,所述终端设备为手机、或平板电脑、或便携式个人电脑;
所述智能电视为智能电视、或智能电视一体机,或机顶盒。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智能电视声音推送到移动终端的方法,包括:
电视芯片将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
发送模块与接收模块建立网络匹配连接;
发送模块将数字音频信号传输给接收模块;
播放模块将数字音频信号进行播放。
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网络广播单元开启发送模块的网络服务;
检测单元被接收模块搜索,并对接收模块进行检测确认;
握手单元与终端握手单元建立数据传输协议;
数据通道单元与终端数据通道单元建立数据传输通道;
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终端网络广播单元开启接收模块的网络服务;
搜索单元搜索发送模块,并申请接入发送模块构建网络连接;
握手单元与终端握手单元建立数据传输协议;
数据通道单元与终端数据通道单元建立数据传输通道;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25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