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镁材与树脂零件的复合品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0890.2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3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刚;渡边康弘;锅仓利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勤德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30 | 分类号: | C25D11/30;B29C45/14;B29C65/7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张应 |
地址: | 52372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零件 复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材与树脂零件的复合品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将树脂零件与金属材料接合的方法,使用嵌入成形用模具的方法是广为人知的。具体而言,将铁或是钢铁制的金属零件插入模具的型腔内,在此状态下将溶融树脂射出至型腔内,金属零件的一部分在所需形状的树脂零件内嵌入成形。
此外,作为将铝材与树脂零件接合的方法,广为人知的方法是于铝材表面形成具有多个孔径在25nm以上的孔洞的阳极氧化皮膜,以射出成形等方式使树脂的一部分侵蚀进阳极氧化皮膜的孔洞内。
先前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编号2004/055248号说明书)。
因此近年来,为了零件的各种轻量化或高强度化,使用镁材来取代铝材,期望镁材与树脂零件接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鉴于这些状况,提供一种镁材与树脂零件能够以更好的效率来制造的方法。
发明内容
藉由本发明,提供一种镁材与树脂零件的复合品的制造方法,包括:将镁材浸渍于磷酸二氢钠与氢氧化钠溶于纯水所产生的电解液中;对浸渍过前述电解液的前述镁材施加电压,使前述镁材表面形成阳极氧化皮膜;以及藉由让树脂零件的一部分填入前述阳极氧化皮膜上多数的孔洞内而使前述镁材与前述树脂零件接合。
藉由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品,该复合品运用包含将镁材浸渍于磷酸二氢钠与氢氧化钠溶于纯水所产生的电解液的工艺、对浸渍过前述电解液的前述镁材施加电压,使前述镁材表面形成阳极氧化皮膜的工艺以及藉由让树脂零件的一部分填入前述阳极氧化皮膜上多数的孔洞内而使前述镁材与前述树脂零件接合的工艺在内的镁材与树脂零件的复合品的制造方法制造。
根据上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藉由本发明,使用氢氧化钠与磷酸二氢钠混合成的电解液让镁材形成阳极氧化皮膜,藉此,树脂零件可稳定的接合。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镁材与树脂零件的复合品构造的剖面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镁材与树脂零件的复合品制造方法的流程说明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于镁材上形成的阳极氧化皮膜的剖面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树脂零件接合于镁材上的阳极氧化皮膜的
方法其中一例的断面示意图。
图5A:本发明实施例中,于镁材上形成阳极氧化皮膜的第一参数示意图。
图5B:本发明实施例中,于镁材上形成阳极氧化皮膜的第二参数示意图。
图6A:本发明实施例中,于镁材上形成阳极氧化皮膜的第三参数示意图。
图6B:本发明实施例中,于镁材上形成阳极氧化皮膜的第四参数示意图。
图7A:本发明实施例中,于镁材上形成阳极氧化皮膜的第五参数示意图。
图7B:本发明实施例中,于镁材上形成阳极氧化皮膜的第六参数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复合品25闸门
2镁材3 阳极氧化皮膜
2A 表面4 树脂零件
2B 其他面5A多孔质层
20 射出成形机5B绝缘层
21 模具6 孔洞
21A下模S101步骤S101
21B上模S102步骤S102
22 空间S103步骤S103
23 型腔S104步骤S104
24 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详细说明,为说明本发明典型实施例,并非为了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的剖面图所示,图中揭示出一种复合品1,其具有一镁材,且具有运用在镁材某一边的表面2A形成的阳极氧化皮膜3,与树脂零件4接合的结构。
接着,对镁材与树脂零件的复合品的制造方法的说明,使用图2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
刚开始,以步骤S101对镁材2施以冲压加工,使其成形为所需形状。接着,以步骤S102,在镁材2上生成接合用皮膜,进而形成多孔的阳极氧化皮膜3。
再者,以步骤S103,将树脂零件4接合于形成的阳极氧化皮膜3上。如图1所示,树脂零件4侵蚀进阳极氧化皮膜3的孔洞6内,并与镁材2接合,藉此,形成镁材2与树脂零件4的复合品1。
再者,以步骤S104,对复合品1进行后处理。该后处理是将镁材2的其他面2B进行涂装。另外,不施行步骤S104就结束处理也是可以的。
接下来,针对步骤S102中,接合用皮膜的形成处理,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勤德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勤德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08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食品制备机器中的胶囊
- 下一篇:衣物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