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膜素基因的表达抑制核酸分子、骨膜素基因的表达抑制方法及其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80018264.3 申请日: 2013-03-29
公开(公告)号: CN104220598B 公开(公告)日: 2018-05-01
发明(设计)人: 吉田茂生;滨崎智洋;石川桂二郎;水谷隆之;石桥达朗;大木忠明;中间崇仁 申请(专利权)人: 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AQUA疗法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5/09 分类号: C12N15/09;A61K31/7088;A61K48/00;A61P27/02;A61P43/00;C12N15/113
代理公司: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代理人: 刘新宇,李茂家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骨膜 基因 表达 抑制 核酸 分子 方法 及其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为眼病的原因的骨膜素(periostin)基因的表达抑制核酸分子、骨膜素基因的表达抑制方法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加,作为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正在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根据疾病分期而分类为单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前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其中,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仅存在视力降低,而且有可能会失明。

另外,作为眼病,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等黄斑变性也同样地成为问题。黄斑变性是因年龄增长或压力等原因而出现黄斑变性、视力降低的疾病。该疾病在严重时也有可能导致失明。

这些眼病的起因是,脉络膜视网膜陷于缺氧状态等,为了补充氧,在视网膜上下形成新生血管。由于新生血管脆弱,因而容易破裂出血,所出的血液会遮蔽光程,因而视力降低。另外,所述新生血管发展为被称作增殖组织的纤维膜,由于该原因,还有可能产生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并且,若该状态持续、反复而严重化,则有可能导致失明(专利文献1)。因此,关于这些眼病,要求提供能够成为治疗药的新的候补物质。

有文献报道,这些眼病与骨膜素基因的表达有关(非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20969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S.Yoshida et al.,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Visual Science,2011,Vol.52,No.8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抑制骨膜素基因的表达的新分子、以及提供使用了该分子的表达抑制方法和眼病的治疗方法等用途。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骨膜素基因的表达抑制核酸分子的特征在于,包含下述(as1)、(as2)或(as3)的核苷酸作为骨膜素基因的表达抑制序列。

(as1)由序列号1~19中的任一个碱基序列构成的核苷酸;

(as2)由所述(as1)的碱基序列中缺失、置换和/或添加了一个或多个碱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具有骨膜素基因的表达抑制功能的核苷酸;

(as3)由与所述(as1)的碱基序列具有90%以上的同源性的碱基序列构成的、具有骨膜素基因的表达抑制功能的核苷酸。

本发明的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其包含本发明的所述表达抑制核酸分子。

本发明的眼病用药物的特征在于,其包含本发明的所述表达抑制核酸分子。

本发明的抑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其为骨膜素基因的表达抑制方法,其使用本发明的所述表达抑制核酸分子。

本发明的眼病的治疗方法的特征在于,其包括将本发明的所述表达抑制核酸分子投与患者的步骤。

发明的效果

利用本发明的表达抑制核酸分子,能够进行骨膜素基因的表达抑制。因此,本发明对于骨膜素基因的表达成为原因的眼病、例如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黄斑变性等各种眼病的治疗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核酸分子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核酸分子的另一例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核酸分子的另一例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核酸分子的另一例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体外的骨膜素基因表达量的相对值的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结果,(A)是示出小鼠的眼的纤维性增殖组织的体积的图,(B)是示出小鼠的眼的新生血管的体积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的体外的骨膜素基因表达量的相对值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4中的体外的骨膜素基因表达量的相对值的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4中的体外的骨膜素基因表达量的相对值的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AQUA疗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AQUA疗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82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导入了二氧化碳固定循环的微生物-201480002416.5
  • 秀崎友则;藤井亮太;松本佳子;A·马达范;张舒善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2014-01-23 - 2019-09-10 - C12N15/09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乙酰CoA的微生物,其是通过以下方式得到的:向不具有下述(a)、(b)、(c)、(d)及(e)的微生物中,赋予选自苹果酸硫激酶、苹果酰CoA裂解酶、乙醛酸醛连接酶、2-羟基-3-氧代丙酸还原酶及羟基丙酮酸还原酶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的酶活性;(a)具有从丙二酸单酰CoA向丙二酸半醛或3-羟基丙酸的酶反应的二氧化碳固定循环、(b)具有从乙酰CoA和C O2向丙酮酸的酶反应的二氧化碳固定循环、(c)具有从巴豆酰Co A和CO2向乙基丙二酸单酰CoA或戊烯二酸单酰CoA的酶反应的二氧化碳固定循环、(d)具有从CO2向甲酸的酶反应的二氧化碳固定循环、(e)选自苹果酸硫激酶及苹果酰CoA裂解酶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 转化的植物细胞的取得方法-201580007421.X
  • 樋江井佑弘;小鞠敏彦 - 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
  • 2015-02-04 - 2019-09-10 - C12N15/09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化的植物细胞的取得方法。本发明包含以下的步骤:(a)将所期望的DNA和第一标记基因在植物细胞中进行共转化的步骤;及(b)从步骤(a)中得到的转化的植物细胞中选择在其染色体中导入所期望的DNA、且没有导入第一标记基因的转化细胞的步骤,但是,所述方法不包含通过使用所述第一标记基因的阳性选择而除去仅将所期望的DNA导入染色体的转化细胞的步骤。
  • 基因组编辑方法-201780084482.5
  • 真下知士;宫坂佳树 - 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 2017-11-24 - 2019-09-06 - C12N15/09
  • 经基因组编辑的细胞或非人生物的制造方法,包括将(a)基因组编辑对象区域的两端的人工核酸酶系统、和(b)单链DNA导入细胞或非人生物的工序,所述(b)单链DNA包含从5′侧开始以5′侧同源臂序列、供体DNA序列、3′侧同源臂序列的顺序配置的碱基序列,所述5′侧同源臂序列是所述基因组编辑对象区域外侧的一边的碱基序列的同源序列,且所述3′侧同源臂序列是所述基因组编辑对象区域外侧的另一边的碱基序列的同源序列。
  • 突变酶及使用所述突变酶的类萜的制备方法-201580018236.0
  • 竹花稔彦;小池诚治;葛山智久 - 株式会社ADEKA
  • 2015-04-09 - 2019-09-06 - C12N15/09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有效地生产有用的类萜化合物,特别在于提供一种作为类萜的重要中间体的角鲨烯的制备方法。所述课题可通过本发明的甲羟戊二酸单酰CoA还原酶得到解决,所述甲羟戊二酸单酰CoA还原酶含有:甲羟戊二酸单酰CoA还原酶(HMGR)的(a)Sα2氨基酸序列中第10位的丙氨酸(A)以外的氨基酸、(b)HMG‑CoA结合位点的DKK区域的C末端开始的第1位的脯氨酸(P)以外的氨基酸、(c)Lα2氨基酸序列中第1位的丙氨酸(A)以外的氨基酸、及(d)Lα2氨基酸序列中第6位的谷氨酸(E)以外的氨基酸。
  • 包含抗原结合结构域和运送部分的多肽-201780083314.4
  • 井川智之;石川广幸;广庭奈绪香 - 中外制药株式会社
  • 2017-11-28 - 2019-08-27 - C12N15/09
  • 本发明涉及:包括抗原结合结构域和运送部分且具有比单独存在的抗原结合结构域更长的半衰期的多肽,其中所述运送部分具有用于抑制抗原结合结构域的抗原结合活性的抑制结构域;用于制备和筛选该多肽的方法;含有该多肽的药物组合物,用于制备和筛选通过与特定的VL/VH/VHH缔合而使其抗原结合活性受抑制的单结构域抗体的方法;以及包含通过与特定的VL/VH/VHH缔合而使其抗原结合活性受抑制的单结构域抗体的融合多肽的文库。
  • 乳铁蛋白/白蛋白融合蛋白质及其制备方法-201780081124.9
  • 佐藤淳;加贺谷伸治 - NRL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2017-10-27 - 2019-08-09 - C12N15/09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临床应用效果高的乳铁蛋白融合蛋白质及其制备方法等。进而,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保留天然乳铁蛋白的生物活性、显著延长在体内的寿命、临床应用效果优于天然乳铁蛋白和基因重组型乳铁蛋白的乳铁蛋白融合蛋白质及其制备方法等。本发明的融合蛋白质的变异体保留着乳铁蛋白具有的铁的结合能力,因此,至少保留着基于铁结合能力的乳铁蛋白的重要的生物活性。另外,由于具有生物学利用能力、对蛋白酶的抵抗性,因此能够在体内长时间地发挥生物活性。此外,本发明的融合蛋白质具有在胃中难以受到胃蛋白酶引起的消化分解的特征。
  • 新型宿主细胞及使用了其的目标蛋白质的制造方法-201780077983.0
  • 西辉之 - 株式会社钟化
  • 2017-12-14 - 2019-08-02 - C12N15/09
  •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使宿主细胞的甲醇同化能力降低、且使目标蛋白质的生产率提高的新型方式。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通过将本发明所述的基因失活而使甲醇同化能力降低的宿主细胞、提高了目标蛋白质的生产率的宿主细胞、以及用于将该基因失活的载体,从而解决上述课题。另外,本发明提供将该宿主细胞用作宿主的目标蛋白质的制造方法。
  • 一种用于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转化的外植体选择方法及应用-201610584807.3
  • 邱丽娟;王爽;郭兵福;张丽娟;杨慧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2016-07-22 - 2019-07-26 - C12N15/09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转化的外植体选择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用于大豆子叶节转化的外植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种植大豆种子,选取处于如下6种萌发形态的种子:Y状态、YL状态、HG状态、HG+CG状态、CG状态、G状态;2)将处于6种萌发形态的种子分别进行GUS基因瞬时转染和染色,统计所述源于6种萌发形态种子的转染后染色率;选取其中染色率显著高的对应的处于某萌发形态的种子作为候选种子;3)截取所述候选种子的子叶节,得到用于大豆子叶节转化的外植体。本发明的实验证明,现有的方法对大豆子叶节外植体仅从某一萌发时间开始,会造成外植体选取的不全面。本发明的方法选取的外植体全面,有助于提高大豆遗传转化的效率。
  • 从氢醌形成1;2;4-三羟基苯的协同方法-201680090958.1
  • 斯科特·托马斯·巴格;马修·米拉尔德 - 洛克希德马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2016-10-24 - 2019-07-05 - C12N15/09
  • 本发明公开了包含具有一个或多个儿茶酚配体的活性材料的液流电池可具有许多期望的工作特征。儿茶酚的商业合成产生大量的氢醌作为副产物,所述副产物目前在电池工业中的价值有限并且可造成工业生产规模上的重大废物处理问题。使用协同的高收率工艺,可以将低价值的氢醌转变为高价值的1,2,4‑三羟基苯,所述1,2,4‑三羟基苯可以是液流电池工业中相关的活性材料的理想配体。形成1,2,4‑三羟基苯的方法可包括:在第一反应中氧化氢醌以形成对苯醌,在第二反应中转化对苯醌以形成1,2,4‑三乙酰氧基苯,在第三反应中将1,2,4‑三乙酰氧基苯脱乙酰化以形成1,2,4‑三羟基苯,以及在接连进行第一反应、第二反应和第三反应后分离1,2,4‑三羟基苯。
  • 羟腈裂解酶-201780026964.5
  • 浅野泰久;山口拓也 - 公立大学法人富山县立大学
  • 2017-02-28 - 2019-07-02 - C12N15/09
  • 本发明提供一种获得来自除马陆(Chamberlinius hualienensis)以外的千足虫的HNL基因和HNL、提供可实用地使用的量的HNL的制备方法、使用了该HNL的光学活性氰醇的制造方法。一种来自千足虫的HNL基因的制造方法,其包含:从属于倍足纲(Diplopoda)的生物中存在的基因中,选择具有编码来自千足虫的HNL的保守氨基酸序列TAX1DIX2G(序列号15)或VPNGDKIH(序列号16)的碱基序列的基因。一种蛋白,其具有(1)~(3)中的任一个氨基酸序列且具有HNL活性,(1)序列号1、3、5、7、9、11、13、83、85、87或89中记载的氨基酸序列;(2)在(1)的氨基酸序列中具有氨基酸的缺失、替换和/或附加的氨基酸序列;或者(3)与(1)的氨基酸序列具有90%以上的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一种制备光学活性氰醇的方法,其中,使本发明的来自千足虫的HNL作用于含有醛等和生成氰化氢等的物质的反应溶剂。
  • 新型抗人PAI-1抗体-201580009780.9
  • 田中祐嗣;吉野正康 - 安斯泰来制药株式会社
  • 2015-02-20 - 2019-06-25 - C12N15/09
  • 本发明提供通过与活性型人PAI‑1结合、抑制活性型人PAI‑1介导的作用来预防或治疗肺纤维化的抗人PAI‑1抗体。本发明人们对抗PAI‑1抗体进行了研究,提供包含由序列号2的氨基酸序号1~118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重链可变区、和由序列号4的氨基酸序号1~108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轻链可变区的抗人PAI‑1抗体。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