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受控的自由基辅助聚合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80006248.2 申请日: 2013-01-09
公开(公告)号: CN104093500B 公开(公告)日: 2018-06-08
发明(设计)人: D.莱诺布尔 申请(专利权)人: 卢森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主分类号: B05D1/34 分类号: B05D1/34;B05D3/04;C08J7/16;H01J37/32;B05D1/02
代理公司: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沈斌
地址: 卢森堡阿尔*** 国省代码: 卢森堡;LU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自由基 聚合物形成 基底表面 反应室 基底 聚合物涂层 彼此分离 空间分离 受控 抽空 聚合 传输
【说明书】:

发明涉及在基底(1)上形成聚合物涂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抽空的反应室(3)中提供具有待涂布的表面(2)的基底(1);提供聚合物形成物质(6)的第一来源(5)和自由基(8)的第二来源(7)。根据本发明,第一来源(5)和第二来源(7)彼此分离且与反应室(3)分离,聚合物形成物质(6)以及自由基(8)至少临时在同时期但是空间分离地传输到基底表面(2),由此避免聚合物形成物质(6)与自由基(8)在到达基底表面(2)之前就发生反应。此外,本发明涉及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装置(1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备聚合物涂层或膜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在液体溶液中制备聚合物。但是,这样的方法在很多情况下需要使用昂贵的腐蚀性或毒性溶剂。此外,在这样的溶液中通常发生不期望或不受控的反应。最后,在液体溶液中形成聚合物之后,仍必须形成膜或涂层,而这需要通常多个进一步耗时的清洁和沉积步骤。

能够使聚合物膜直接沉积的另一种已知方法是化学蒸气沉积(CVD)方法。

一种类型的CVD是蒸气沉积聚合(VDP)方法。根据VDP,在基底表面处无需使用任何引发剂或氧化剂即可引发两种单体之间的缩合反应。特别地,单体在温度受控基底表面处挥发。这样的方法能够使不溶于溶剂的单体进行聚合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对生成链长度的控制。但是,根据VDP,难以控制单体的浓度以及它们到达待涂布的样品表面的流量。特别地,在样品表面上的吸附和长聚合物链的形成之间存在竞争,其中在低温优选吸附,而在高温优选形成长聚合物链。这是难以根据该方法控制共聚物组成的原因中的仅仅一个原因。

另一种已知的聚合方法是等离子体增强的化学蒸气沉积(PECVD)。该技术主要用于在相对低温和以高沉积速率对无机膜进行沉积。遗憾的是,由于等离子体中的电子、离子或自由基,注入等离子体室的单体被等离子体电离或碎裂。此外,这样的等离子体聚合物通常是不规则的并且具有相当短的链长度。而且,它们常为交联的且为无规封端的。等离子体聚合导致自由基的无规聚合重组(poly-recombination)和单体的碎裂。在等离子体聚合领域的已知创新是使用脉冲的等离子体模式。在那种情况下,短的等离子体脉冲(几微秒)可以活化分子,产生自由基并引发聚合反应。在脉冲之后,残留的自由基在等离子体中断期间(通常为数十微秒)引发纯粹的化学自由基链反应。在那种情况下,预期产生化学上更为规则的产物,但是化学聚合过程中的链增长由于使新单体与在增长的链末端的自由基连接的可能性低而受到限制。而且,预期在普通真空条件(例如约10Pa)下会发生链增长的钝化,这是由于邻近自由基的重组(recombination)。这会导致等离子体中断期间大量损失活性自由基位点。由此需重新激活等离子体以再生成新鲜引发的自由基。所得聚合物膜的结构和组成较接近于通过在液相中的自由基聚合制得的它们的对应物的结构和组成,但是显示出由等离子体运行期间诱导产生的可重复的不规则性。应该避免这些问题。

使聚合物涂层沉积的另一种已知方法是引发剂化学蒸气沉积(iCVD)。该方法基于引发剂热分解成游离的自由基,从而辅助引发共同注入的单体的聚合反应。通常,iCVD使用加热细丝(例如为200℃至550℃)的网状物,使得引发剂分子热解成能够引发聚合反应的自由基。然后,自由基与单体一起扩散至载体基底。遗憾的是,热解也可以导致单体降解,并难以控制。而且,引发剂物质的热解可得到其它不期望的离子或试剂,它们会使制得聚合物的品质劣化且妨碍对聚合物形成的控制。此外,难以控制到达基底表面的自由基和单体的量。在其它iCVD方法中,可以通过UV辐射活化引发剂(光引发剂CVD)。但是,所有已知的iCVD方法无法充分控制聚合反应。特别地,在沉积之前,游离的自由基不受控制地重组。

最后,氧化剂化学蒸气沉积(oCVD)方法是本领域已知的。特别地,单体与氧化剂物质反应。oCVD利用借助于任何能量引发(例如热或光)带来的氧化剂和单体之间的自发反应。但是,氧化剂具有极低的挥发性,并且将它们注入到蒸气相是一个难题,需要非常特殊的反应器类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森堡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卢森堡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62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受控的自由基辅助聚合-201380006248.2
  • D.莱诺布尔 - 卢森堡科学技术研究院
  • 2013-01-09 - 2018-06-08 - B05D1/34
  • 本发明涉及在基底(1)上形成聚合物涂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抽空的反应室(3)中提供具有待涂布的表面(2)的基底(1);提供聚合物形成物质(6)的第一来源(5)和自由基(8)的第二来源(7)。根据本发明,第一来源(5)和第二来源(7)彼此分离且与反应室(3)分离,聚合物形成物质(6)以及自由基(8)至少临时在同时期但是空间分离地传输到基底表面(2),由此避免聚合物形成物质(6)与自由基(8)在到达基底表面(2)之前就发生反应。此外,本发明涉及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装置(100)。
  • 具有紫外线吸收剂的LED可固化喷墨油墨以及相关系统和工艺-201580062702.5
  • 约书亚·塞缪尔 - 图像电子公司
  • 2015-09-17 - 2017-08-18 - B05D1/3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型油墨以及相关系统和工艺,其中一层或多层增强型喷墨层施用于工件,即基板。一种或多种油墨包括选择性光吸收剂,其可使UV固化并在生产后吸收入射UV光。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选择性光吸收剂可被配置为吸收波长小于380nm的光线,而该油墨中的光引发剂可被配置为可利用平均波长等于或大于380nm的光线来激活。入射UVA和UVB光很容易由固化的增强型油墨层吸收,从而可将任何如变黄、失去光泽或开裂的有害影响降至最低。所述选择性光吸收剂可用于一层或多层,并可用于外保护喷墨层。
  • 用于车辆部件的涂层和/或上漆的方法以及对此的两组分或多组分的反应系统-201280028042.5
  • 康拉德·奥尔特利布 - 杜尔系统有限公司
  • 2012-06-05 - 2016-10-26 - B05D1/34
  • 为了提供一种用于车辆部件的涂层和/或上漆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在车辆部件的复杂形状的情形中同样可以以良好的质量对难接近的区域进行涂层或者上漆,提出一种包括下列步骤的方法:‑提供两组分或多组分反应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微包封的形式的组分;‑将反应系统涂覆到车辆部件的表面区域上;‑将带有涂覆到其上的反应系统的车辆部件调整到预先确定的反应条件上;‑改变、尤其下降作用到反应系统上的压力(环境压力),用于释放微包封的组分;且‑在形成固化的涂层或者漆层的情形下使反应系统反应。
  • 一种中间齿板油漆喷涂工艺-201410567276.8
  • 何拥军;何嘉圣;何嘉贤;赖卫华;郭守亮;韦柳祥 - 柳州金茂机械有限公司
  • 2014-10-23 - 2015-02-04 - B05D1/3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间齿板油漆喷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表面处理:除油、除锈及除尘;2)喷涂底漆:对表面处理后的中间齿板在4-12小时内喷涂底漆;3)烘烤:对喷涂底漆后的中间齿板进行烘烤,烘烤温度为90-100℃,烘烤时间为30-40分钟;4)清整漆面:对烘烤后的中间齿板的漆面进行清整;5)喷涂面漆:对漆面清整后的中间齿板12小时内喷涂面漆;6)烘烤:对喷涂面漆后的中间齿板进行烘烤,烘烤温度为90-100℃,烘烤时间为30-40分钟,烘烤后自干12-24小时;7)检验:检验外观、涂层厚度及附着力。本发明采用上述工艺流程能够确保中间齿板的油漆喷涂质量。
  • 多层层叠膜的制造方法-201380025552.1
  • 木村晃纯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2013-05-16 - 2015-01-28 - B05D1/34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快的涂布速度下,膜厚的均匀性提高、干涉不均减少的多层层叠膜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是一种多层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基材上以涂布速度10m/min以上的速度将多种涂布液进行同时复层涂布的工序,将上述涂布液在温度45℃、剪切速度10sec-1时的粘度设为A[mPa·s],将上述涂布液在温度45℃、剪切速度1000sec-1时的粘度设为B[mPa·s],以及将上述涂布液在温度45℃、剪切速度10000sec-1时的粘度设为C[mPa·s]时,上述多种涂布液中的至少一种涂布液的A/B为1.5~9的范围且B/C为0.6~1.4的范围。
  • 壳体喷涂方法-201210184862.5
  • 洪混池 - 勇豪兴业有限公司
  • 2012-06-06 - 2013-12-25 - B05D1/34
  • 一种壳体喷涂方法,包括利用一第一喷枪系统喷涂一第一涂料于至少壳体的背面;以及利用一第二喷枪系统喷涂一第二涂料于壳体的侧面,第二喷枪系统的主要喷涂方向与背面的延伸方向具有一夹角,夹角介于10度至80度之间。本发明的壳体喷涂方法可不用屏蔽或模具就可喷涂至少两种涂料于壳体上,并使两种涂料的交接处相当平整,不仅可提升产品的美观性及减少制程的成本,还可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 功能性涂膜的静电涂装方法及形成有粉末涂装的功能性涂膜的建筑材料-201080070154.8
  • 中大路裕贵;内野正胜;村井知之 - 骊住株式会社
  • 2010-09-22 - 2013-07-17 - B05D1/34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静电涂装简易且可靠地形成高耐候性的功能性被膜的涂装方法。将混合比率设定为聚酯粉末涂料7、氟粉末涂料3,将这些涂料进行干混并静电涂敷在被涂敷物上,然后对被涂敷物进行氛围气加热。由于粉末涂料的形状为不定形,因此在进行了静电涂敷的涂料粉末层中的粉末涂料间形成了空隙,通过氛围气加热,热熔融温度低的聚酯粉末涂料先行进行熔融,从涂料粉末层的空隙通过而形成下层的基底涂膜,而热熔融温度高的氟粉末涂料随后熔融,以载置于基底被膜上的方式在表层上形成确保耐候性的发挥功能的涂膜。有效利用热掺合及由被涂敷物升温产生的涂料的时间差熔融,由此,能够形成在表层配置氟涂层而不是在涂膜中均匀分布、且减少了氟使用量的功能性涂膜。
  • 多层包覆金属板的制造方法-201080022142.8
  • 东新邦彦;植田浩平;飞泽克纪 -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2010-05-19 - 2012-05-02 - B05D1/34
  • 本发明提供密合性高且无涂布缺陷的多层包覆金属板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多层包覆金属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多层同时涂布工序,即在金属板至少一侧的面上,将上层涂料以及下层涂料以湿润状态同时进行帘幕涂布,并将叠层而成的湿润状态的上层涂膜以及下层涂膜同时进行干燥,另外,上层涂料和下层涂料的动态表面张力和静态表面张力满足一定的关系。
  • 小管径2PE防腐钢管涂装工艺-201110116654.7
  • 赵永远 - 天津远翔工贸有限公司
  • 2011-05-06 - 2011-11-16 - B05D1/34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管径2PE防腐钢管涂装工艺,其步骤为:(1)表面处理;(2)中频加热;(3)胶黏剂及聚乙烯包覆;(4)水冷。本发明采用胶黏剂及聚乙烯挤出包覆工艺制作防腐层,实现对小管径钢管的防腐涂装,具有工艺简单、涂装效果好、效率高的突出优点,防腐层厚度均匀,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剥离强度、冲击强度及抗弯曲性能,满足市场需求。
  • 小管径3PE防腐钢管涂装工艺-201110116549.3
  • 赵永远 - 天津远翔工贸有限公司
  • 2011-05-06 - 2011-11-16 - B05D1/34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管径3PE防腐钢管涂装工艺,其步骤为:(1)表面处理;(2)中频加热;(3)环氧粉末喷涂;(4)胶黏剂及聚乙烯包覆;(5)水冷。本发明采用胶黏剂及聚乙烯挤出包覆工艺制作防腐层,实现对小管径钢管的防腐涂装,具有工艺简单、涂装效果好、效率高的突出优点,防腐层厚度均匀,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剥离强度、冲击强度及抗弯曲性能,满足市场需求。
  • 制备热敏记录材料的方法和装置-201010143274.8
  • 清水智仁;花井修司;小堀英之 - 株式会社理光
  • 2010-03-18 - 2010-09-22 - B05D1/34
  • 本发明涉及制备热敏记录材料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从狭缝喷射热敏记录材料的涂布液,所述涂布液由至少两层形成;使所述涂布液自由下落同时利用幕导边器以幕的形式引导;将所述涂布液涂布到连续行进的网上;以及干燥所述涂布液以形成涂布膜,其中所述方法采用幕涂法,所述涂布液含有热敏记录层的涂布液和与所述热敏记录层相邻的层的涂布液,并且所述热敏记录层的涂布液的动态表面张力A和与所述层的涂布液的动态表面张力B之差(A-B)为4mN/m或更低。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