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定扭矩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4251.0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5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徐英杰;张振平;千力;宋新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东方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1/00 | 分类号: | B25B21/00;B25B23/1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102 陕西省南郑***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扭矩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动力定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气动定扭矩扳手。
背景技术
现有气动扭矩扳手在工作时,会出现在向螺纹紧固件施加预定扭矩后,气动发动机应当关闭而没有关闭的现象。其原因在于:气动发动机的进气口仅依靠一个气源阀门实施启闭,故无法保证气源及时关闭。这样所存在的问题是:输出扭矩不稳定且无法得到精确控制,气动扭矩扳手的耗气量大,设备本身损耗严重、使用寿命短。以现有的气动扭矩扳手只能适应于对拧紧力矩要求不高的产品上,对于对扭矩有精确要求的一些高端产品则无法满足工作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气动定扭矩扳手,能够在输出扭矩达到预定值后自动及时切断气源,精确控制输出扭矩,同时降低耗气量、减少设备损耗。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动定扭矩扳手,包括扳手头和扳手杆,所述扳手杆内设有离合器组件、扭矩倍增器、气动发动机以及进气阀门;所述离合器组件包括驱动器、离合器、连接环以及扭矩调节弹簧;所述驱动器的前端通过传动机构与扳手头连接,驱动器的后端为一个椭圆形的凸块,离合器的前端设有容纳凸块的型腔,凸块位于型腔内,离合器的后端通过扭矩倍增器与气动发动机的动力轴连接;所述离合器的中心轴线位置为一个贯通的空腔,型腔对应的离合器外壁上设有导向柱,型腔后方的离合器内设有销柱,销柱的轴线与离合器的轴线垂直相交,且销柱可沿自身轴向移动,销柱上设有与离合器轴线平行的通孔;离合器上依次套接有连接环和扭矩调节弹簧,连接环与离合器形成可滑动的间隙配合,连接环对应导向柱和销柱的位置分别设有具有倾斜面的前导向槽和后导向槽,导向柱可与前导向槽的倾斜面相抵,推挤连接环向销柱方向移动,后导向槽的倾斜面下压销柱使通孔与空腔贯通;所述气动发动机的中心轴线位置设有一个阀杆,阀杆的前端伸入离合器的空腔,阀杆的后端设有阀塞;阀杆的前端与销柱的柱身相抵,阀塞远离气动发动机的进气口;阀杆的前端穿过销柱上的通孔,阀塞封堵气动发动机的进气口。
进一步,所述驱动器与传动机构之间连接增设有一个扭矩倍增器。
进一步,所述离合器的后端与扭矩倍增器之间设有碟簧。
进一步,所述扭矩倍增器为行星齿轮。
进一步,所述扳手杆上设有与进气阀门连接的手柄,手柄控制进气阀门的启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扭矩到达预设值后,离合器上的连接环被导向柱向后推挤,销柱被随之下压,销柱上的通孔与离合器的空腔贯通,阀杆在气流的带动下穿过通孔,使得阀塞封堵气动发动机的进气口,及时完成气源的自动切断,进而保证精确控制输出扭矩的目的,同时降低耗气量、减少设备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离合器组件的剖视图;
图3为气动发动机的剖视图。
图中:1.扳手头,2.扳手杆,3.离合器组件,401、402.扭矩倍增器,5.气动发动机,6.进气阀门,7.手柄,8.驱动器,9.离合器、10.导向柱,11.连接环,12.销柱,13.扭矩调节弹簧,14.型腔,15.通孔,16.空腔,17.阀杆,18.阀塞。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路是,设计可控制气动发动机进气口自动启闭的离合器组件,即在离合器内设置一个可被截断和贯通的空腔,通过阀杆在空腔中的移动,进而带动阀杆后端阀塞对进气口的分离和封堵。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气动定扭矩扳手,包括扳手头1和扳手杆2,所述扳手杆2内设有离合器组件3、扭矩倍增器401、气动发动机5以及进气阀门6。离合器组件3的前端通过传动机构与扳手头1连接,离合器组件3的后端通过扭矩倍增器401与气动发动机5的动力轴连接,进气阀门6设置在气动发动机5进气口后端的扳手杆2内。
如图1和图2所示,离合器组件3包括驱动器8、离合器9、连接环11以及扭矩调节弹簧13。驱动器8的前端通过传动机构与扳手头1连接,驱动器8的后端为一个椭圆形的凸块。离合器9的前端设有容纳凸块的型腔14,凸块位于型腔14内并可随型腔14转动。离合器9的后端通过扭矩倍增器401与气动发动机5的动力轴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扭矩倍增器401可采用行星齿轮。为了增大传动力矩,可在传动机构和驱动器8之间增设一个扭矩倍增器402,同样可采用行星齿轮。为了避免离合器9在工作时对扭矩倍增器401的冲击,故在离合器9的后端与扭矩倍增器401之间设置碟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东方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东方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42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起子头
- 下一篇:大规格螺栓高空力偶法紧固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