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管电路三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8344.6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2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丽;夏炎;尹方雷;郑颖异;陆其军;崔凯;廖晨宇;杨鹏;于清高;袁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18 | 分类号: | H02G15/18 |
代理公司: |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6 | 代理人: | 刘培玲 |
地址: | 12401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电路 三通 装置 | ||
1.一种连续管电路三通装置,包括上接头(1)、主光皮电缆(3)、分光皮电缆Ⅰ(6)、分光皮电缆Ⅱ(8)和下接头(16);其特征在于:上接头(1)和下接头(16)相连接并通过密封圈密封,主光皮电缆(3)上套装主电缆密封上挤紧套(2)、电缆密封中挤紧套(7)和电缆密封下挤紧套(9),主电缆密封上挤紧套(2)、电缆密封中挤紧套(7)和电缆密封下挤紧套(9)顺次连接,主电缆密封上挤紧套(2)和电缆密封下挤紧套(9)与主光皮电缆(3)之间均通过密封圈密封,主电缆套筒(4)套装在主电缆密封上挤紧套(2)、电缆密封中挤紧套(7)和电缆密封下挤紧套(9)外侧并与主电缆密封上挤紧套(2)和电缆密封下挤紧套(9)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上扶正套(5)套装在主电缆套筒(4)外侧并与主电缆套筒(4)通过密封圈密封,上扶正套(5)下端连接分电缆套筒(12)并与分电缆套筒(12)通过密封圈密封,电缆密封下挤紧套(9)、电缆密封中挤紧套(7)和分电缆密封上挤紧套(13)顺次连接,分电缆套筒(12)轴向内部开有两个通道,两个通道内均安装有电缆密封下挤紧套(9)、电缆密封中挤紧套(7)和分电缆密封上挤紧套(13),电缆密封下挤紧套(9)和分电缆密封上挤紧套(13)均通过密封圈与分电缆套筒(12)内部通道密封,分电缆套筒(12)下端连接分电缆压紧套筒(14),分光皮电缆Ⅰ(6)和分光皮电缆Ⅱ(8)均顺次穿过分电缆套筒(12)、电缆密封下挤紧套(9)、电缆密封中挤紧套(7)、分电缆密封上挤紧套(13)和分电缆压紧套筒(14),电缆密封下挤紧套(9)和分电缆密封上挤紧套(13)均通过密封圈与分光皮电缆Ⅰ(6)和分光皮电缆Ⅱ(8)进行密封,绝缘套筒(10)安装在上扶正套(5)内部并置于主电缆套筒(4)下端和分电缆套筒(12)上端,绝缘套筒(10)内部设有绝缘密封腔(11),主光皮电缆(3)的导电铜线与分光皮电缆Ⅰ(6)和分光皮电缆Ⅱ(8)的导电铜线在绝缘密封腔(11)内连接,连接好的导电铜线通过绝缘密封胶布缠绕密封,分电缆压紧套筒(14)下端安装在下扶正套(15)上,上扶正套(5)和下扶正套(15)安装在上接头(1)内,上扶正套(5)和下扶正套(15)外部设计为翼状结构,上扶正套(5)和下扶正套(15)与上接头(1)内壁之间留有通道。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管电路三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缆密封上挤紧套(2)、主电缆套筒(4)、上扶正套(5)和下扶正套(15)上端均设计为锥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83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辐射抑制装置及其电子设备
- 下一篇:恒握力抗蠕变钳式线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