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管切割装置中的刀片传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6553.7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9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何承枫;郑昆雄;何开颜;郑昆景;钟小金;林荆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晟扬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5/08 | 分类号: | B26D5/08;B26D7/12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31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割 装置 中的 刀片 传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管切割装置中的刀片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塑料管材在生产或施工过程中,常常根据设计要求或工程的需要进行切割。现有塑管切割装置中,刀片的传动结构为:其包括滑动机架、导轨、刀片、电机和导直机构,所述滑动机架活动设置在导轨上,滑动机架通过电机在导轨上滑动,滑动机架上设有上机箱和下机箱,上、下机箱内分别设有两个水平方向平行的转动轮,上机箱内设有驱动其内转动轮的电机,上机箱一侧底部设有第一导直机构,下机箱一侧的顶部设有第二导直机构,第一导直机构与第二导直机构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刀片为一环形回路,其依次穿过上机箱内的两个转动轮、第一导直机构、第二导直机构和下机箱内的两个转动轮;所述转动轮与刀片接触的面上设有规则的凹凸纹路。凹凸纹路可以使转动轮与刀片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然而,转动轮上的凸纹路与刀片接触的部分面积很小,刀片跟随转动轮运动过程中容易打滑,同时,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刀片容易变钝,刀片的维护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舒适方便的塑管切割装置中的刀片传动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塑管切割装置中的刀片传动结构,其包括滑动机架、导轨、刀片、电机和导直机构,所述滑动机架活动设置在导轨上,滑动机架通过电机在导轨上滑动,滑动机架上设有上机箱和下机箱,上、下机箱内分别设有两个水平方向平行的转动轮,上机箱内设有驱动其内转动轮的电机,上机箱一侧底部设有第一导直机构,下机箱一侧顶部设有第二导直机构,第一导直机构与第二导直机构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转动轮的圆周面上设有传动刀片的凹槽,凹槽与刀片的接触面为磨砂面;所述刀片为一环形回路,其依次穿过上机箱内的两个转动轮的凹槽、第一导直机构、第二导直机构和下机箱内的两个转动轮的凹槽。采用以上结构,凹槽对刀片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刀片在塑管切割过程中打滑,避免刀片的传动方向改变,同时,凹槽的磨砂面对刀片有打磨作用,能使刀片一直处于锋利状态。
所述下机箱中,在两个转动轮中间设有刷子,刷子的刷毛端抵于其中一个转动轮的圆周面上,在转动轮转动时,通过刷子可以顺势清除转动轮上的碎末。
所述第一导直机构包括两组导向轮,每组包括两个导向轮,刀片从两个导向轮中间穿过。第一导直机构对刀片起到导向作用,保证塑管切割过程中刀片不会改变方向,更容易切割塑管。
所述第二导直机构包括两个导向轮,刀片从两个导向轮中间穿过。第二导直机构也是对刀片起到导向作用,保证塑管切割过程中刀片不会改变方向,更容易切割塑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在转动轮的圆周面上设置凹槽,凹槽与刀片的接触面为磨砂面,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增加凹槽与刀片之间的摩擦力,刀片不容易打滑,同时凹槽的磨砂面对刀片又有打磨作用,能使刀片一直保持锋利,无需另外拆换刀片,便于维护刀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塑管切割装置中的刀片传动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塑管切割装置中的刀片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或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塑管切割装置中的刀片传动结构,其包括滑动机架1、导轨2、刀片3、电机和导直机构4,所述滑动机架1活动设置在导轨2上,滑动机架1通过电机在导轨2上滑动,滑动机架1上设有上机箱11和下机箱12,上、下机箱内分别设有两个水平方向平行的转动轮13,上机箱11内设有驱动其内转动轮13的电机,上机箱11一侧底部设有第一导直机构41,下机箱12一侧顶部设有第二导直机构42,第一导直机构41与第二导直机42构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转动轮13的圆周面上设有传动刀片3的凹槽131,凹槽131与刀片3的接触面为磨砂面;所述刀片3为一环形回路,其依次穿过上机箱11内的两个转动轮13的凹槽131、第一导直机构41、第二导直机构42和下机箱12内的两个转动轮13的凹槽131。
所述下机箱12中,在两个转动轮13中间设有刷子14,刷子14的刷毛端抵于其中一个转动轮13的圆周面上。在塑管切割过程中,塑管会产生碎末,碎末容易黏附到转动轮13上,利用刷子可以清除转动轮13上黏附的碎末,设备不容易损坏。
所述第一导直机构41包括两组导向轮,每组包括两个导向轮,刀片3从两个导向轮中间穿过。
所述第二导直机构42包括两个导向轮,刀片3从两个导向轮中间穿过。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在所有转动轮13的圆周面上设置凹槽131用于传动刀片3,且凹槽131与刀片3的接触面为磨砂面,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凹槽与刀片之间的摩擦力,凹槽131能够防止塑管切割过程中刀片3打滑,避免刀片3的传动方向改变,同时,在转动轮13转动过程中凹槽131的磨砂面对刀片3有打磨作用,能使刀片3一直保持锋利,无需另外拆换刀片3,便于维护刀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晟扬管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晟扬管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65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转辊打散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气动快速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