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刨台式铣镗加工中心的主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4518.1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5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天博;高长才;蒋琳;姜楠;郭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捷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9/02 | 分类号: | B23B19/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崔红梅 |
地址: | 110141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台式 加工 中心 主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控机床制造领域,涉及一种数控刨台式铣镗加工中心的主轴结构。
背景技术
数控刨台式铣镗加工中心做为一种通用型万能机床,适用于多个行业。随着机械制造水平不断提高和新兴市场的需求,对于机床的刚性、精度和主轴转速有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铣镗床主轴轴承多采用脂润滑,铣轴和镗轴的配合完全由机械加工保证,因此主轴转速不高,配合间隙较大,主轴伸出时下垂较大,影响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控刨台式铣镗加工中心的主轴结构,解决铣轴和镗轴的加工精度只靠机加,配合间隙较大的问题,可满足高转速、高精度、高刚性要求。
本实用新型这种数控刨台式铣镗加工中心的主轴结构,包括镗轴同心地套装在铣轴内,外部由前轴承和后轴承支撑,其特征在于在镗轴后端开有长键槽、铣轴后端开有豁口,铣轴、镗轴的联接键通过螺钉固定在铣轴、镗轴后端的长键槽内,小间隙配合,间隙0-0.01mm,传递扭矩,一起旋转,并且镗轴可在铣轴内沿轴向自由滑动;铣轴的前端镶有铜套,铜套的内孔与镗轴的外表面精密磨削;铣轴内孔由前端至中间部位扩径,并且加工成粗糙表面,形成与镗轴的间隙,在与镗轴配合的状态下,将此间隙填充浇铸树脂,形成浇铸树脂层,进一步配合消除间隙;铣轴前端的前轴承通过压盖固定在前轴承座里,前轴承间设有内隔套和外隔套;铣轴后端的后轴承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后轴承套里,后轴承间设有内隔套和外隔套。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数控刨台式铣镗加工中心的主轴结构,在铣轴的前端镶有铜套,铣轴内的镗轴可沿轴向自由滑动、镗轴与铣轴通过键连接传递扭矩,一起旋转;以及通过精密角接触球轴承的布置和油气润滑方式,保证了主轴有足够的刚性、转速和旋转精度,浇铸树脂的使用保证了主轴和镗轴间的小配合间隙,由于隔离剂的隔离层厚度和浇铸树脂固化时的收缩作用,可得到配合间隙非常小的铣轴和镗轴,提高了配合精度,降低了镗轴伸出后的悬垂误差。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满足机床对主轴高刚性、高转速、高精度的性能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轴结构示意图;
图2是联接键的联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该数控刨台式铣镗加工中心的主轴结构,镗轴1套装在铣轴8内,其特征在于铣轴8、镗轴1的联接键15通过螺钉16固定在铣轴8、镗轴1后端的长键槽内,联接键15中心凸出部两侧与长键槽小间隙配合,配合间隙0-0.01mm,镗轴1可在铣轴8内沿轴向自由滑动,并通过联接键15联接可以在铣轴8和镗轴1间传递扭矩,一起旋转。镗轴1与铣轴8的结合:机加铣轴8内孔中间部位扩径,并且加工成粗糙表面,粗糙度125,与镗轴1之间预留2-3mm的间隙;镗轴外表面的粗糙度要求高于1.6;装配前预先在镗轴1外表面涂抹隔离剂,将镗轴1装入铣轴8内孔,在装配位置的配合间隙中用浇铸树脂填充预留的间隙:隔离剂与浇铸树脂9互不相溶,防止浇铸树脂9与镗轴1粘连。浇铸树脂9主要成分为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按质量比10.5~12混合,在20℃左右,灌入铣轴8,填充过程应该在25分钟内完成,以确保浇铸树脂9为液态,具备良好的流动性,保证与镗轴1和铣轴8充分接触;铣轴8和镗轴1垂直放置,以利于排除空气;浇铸树脂9将在空气作用下逐渐固化,继续保持20~21℃恒温,14~15小时,完全固化,与铣轴8牢固结合在一起,然后除去镗轴1表面的隔离剂。
固化后浇铸树脂层9达到稳定的物理性能:抗压强度可达到125N/mm2,肖氏硬度可达到85(HRC59),弹性模量4000N/mm2,膨胀系数45×10-6m/℃,最大工作温度可以达到50℃。以上物理特性接近金属材料的性能,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满足主轴工作的需要。由于隔离剂的隔离层厚度和浇铸树脂9固化时的收缩作用,可得到配合间隙非常小的铣轴8和镗轴1,提高了配合精度。
铣轴8的前端镶有铜套2,铜套2的内孔与镗轴1的外表面精密磨削,铜套2的内孔与镗轴1的外表面的配合间隙为0.008mm-0.012mm,铣轴8后端与镗轴1的配合间隙同样为0.008mm-0.012mm。
前轴承4为一对25°接触角的精密角接触球轴承4,背靠背布置,轴承4之间有等高的内外隔套5和6,在外隔套6上沿周向开有八个润滑孔,每个轴承对应四个润滑孔,混合后的油气从润滑孔喷出给轴承润滑。前轴承4由压盖3通过螺钉固定在前轴承套7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捷机床有限公司,未经中捷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45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