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噪音齿轮齿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8314.1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2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赖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齿轮(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08 | 分类号: | F16H5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噪音 齿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结构,尤其涉及齿轮的齿部结构。
背景技术
齿轮结构在机械领域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加工设备和工具中。现有的齿轮其齿部具有单一的压力角,在利用切削工具对其进行切削加工时,齿部为抵抗切削力容易发生变形,这样的齿轮在实际使用时噪音很大,通常大于60分贝。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多段压力角,易于加工、精度高、噪音低的齿轮齿部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噪音齿轮齿部结构,包括一体结构的齿顶、齿底、以及位于齿部结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齿顶和齿底的两齿廓,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部结构在所述齿廓处至少具有第一压力角和第二压力角,且由所述齿底向齿顶方向,依次为所述第一压力角和第二压力角,所述第二压力角的角度大于第一压力角的角度。
优选的,在所述齿廓处还具有第三压力角,由所述齿底向齿顶方向,依次为所述第一压力角、第二压力角和第三压力角,所述第三压力角的角度,依次大于所述第二压力角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一压力角的角度。
优选的,在所述齿廓处具有第一压力角和第二压力角,第二压力角比第一压力角的角度大0.25%-1.50%。
优选的,在所述齿廓处具有第一压力角、第二压力角和第三压力角,第二压力角比第一压力角的角度大0.25%-0.50%,所述第三压力角比第一压力角的角度大0.75%-3.00%。
优选的,在所述齿廓处具有第一压力角、第二压力角和第三压力角,第二压力角比第一压力角的角度大0.25%,所述第三压力角比第一压力角的角度大0.75%-1.50%。
优选的,所述齿廓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力角和第二压力角对应的第一齿廓和第二齿廓,所述第一齿廓的高度与第二齿廓的高度比为:2.685-2.690:0.120-0.130。
优选的,所述齿廓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力角和第二压力角对应的第一齿廓和第二齿廓,所述第一齿廓的高度与第二齿廓的高度比为:2.688:0.125。
优选的,第二压力角比第一压力角的角度大1.50%。
优选的,所述齿廓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力角、第二压力角和第三压力角对应的第一齿廓、第二齿廓和第三齿廓,所述第一齿廓的高度、第二齿廓的高度以及第三齿廓的高度比为: 0.700-0.705:1.980-1.990: 0.120-0.130。
优选的,所述齿廓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力角、第二压力角和第三压力角对应的第一齿廓、第二齿廓和第三齿廓,所述第一齿廓的高度、第二齿廓的高度以及第三齿廓的高度比为: 0.703:1.985: 0.125。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齿轮齿部结构,具有至少两段压力角,相比于传统的齿部结构,在切削加工时不易变形,精度高,具有该结构的齿轮应用到具体的设备中使用噪音低。
2.可以设置依次增大的三段压力角,获得较好的减噪效果。尤其取第二压力角比第一压力角大0.25%-0.50%,第三压力角比第一压力角大0.75%-3.00%时。
3.当设置两段压力角时,取第二压力角比第一压力角大0.25%-1.50%,减噪效果好。当第一齿廓的高度与第二齿廓的高度比为:2.685-2.690:0.120-0.130,第二压力角比第一压力角大1.50%时,减噪效果最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6和比较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6和比较例1所使用的滚刀的齿部结构图;
图中:2、齿顶,4、齿底,6、齿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3
如图1所示,一种低噪音齿轮齿部结构,包括一体结构的齿顶2、齿底4、以及位于齿部结构两侧分别连接齿顶2和齿底4的两齿廓6。两齿廓6对称设置,齿部结构在每一齿廓6处具有第一压力角α1和第二压力角α2,且由齿底4向齿顶2方向,依次为第一压力角α1和第二压力角α2,第二压力角α2的角度大于第一压力角α1的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齿轮(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大同齿轮(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83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闭环功率控制方法
- 下一篇:基于电网与基站协同的电网供需调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