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的临边支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4928.2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3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冬良;刘明辉;徐朋杨;曹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3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支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的临边支护装置,本属于建筑防护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栏杆的横杆都是采用钢管扣件搭设,该方法在施工中耗费大量劳动力,现今建筑市场劳动力成本逐年提升,在部分城市已经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减少劳动力投入,增强机械配合施工,是当今建筑施工的主题,在临边防护栏杆的搭设中同样亟需一种易于加工制作、便于拆装的栏杆形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临边支护装置,它可组合灵活,结构简单牢固,易于加工制作,现场拆装方便,并可多次周转使用的栏杆,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劳动强度及施工成本,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的临边支护装置中,该临边支护装置由U型卡板、方管横杆和立柱构成,其中在U型卡板尾端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端头设有均布通孔,在U型卡板一侧设有可实现对不同墙体厚度加紧固定的调节装置,在立柱的顶部和中部位置分别设有连接管,连接管对称分布在立杆两边,连接管端头设有均布通孔,U型弯管和立柱通过设有通孔的横杆用插销连接起来。
前述可调节的临边支护装置中,方管横杆上的通孔为均匀布置,并通孔上的间距与U形卡板上通孔和立杆上通孔的间距相同。
前临边支护装置中,所述调节装置上设置由调节螺杆和挡片,调节螺杆穿过U形卡板一侧,并挡片设置在调节螺杆内端。
前述临边支护装置中,在插销下部设有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各部件都可实现标准化,加工简单,通用性强,其次本实用新型各部件通过插销连接,安装和拆卸方便,并且牢固,卡板U形结构设计及一侧的调节装置,可很容易实现对不同厚度墙体的加紧固定,并通过方管横杆上、U形卡板和立杆上的通孔能实现在不同间距墙体之间的临边支护。本实用新型采用可调节的临边支护装置中各构件可实现标准化,方便制作和循环利用。本实用新型组合灵活,结构简单牢固,易于加工制作,装拆方便、操作简单、效率高、节省劳动力,并在装修施工阶段不需要拆除栏杆,保证施工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1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附图2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附图3本实用新型中U形卡板示意图;
附图4本实用新型中立杆示意图;
附图5本实用新型中方管横杆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U形卡板、1.1-连接管、1.2-通孔、2-方管横杆、2.1-通孔、3-立柱、3.1-连接管、3.2-通孔、4-插销、4.1-孔、5-调节装置、5.1-调节螺杆、5.2-挡片、6-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下述的可调节的临边支护方法所构建的,该方法是支护装置的立杆设置在两墙体之间,通过支护装置上的U形卡板及调整装置实现对不同厚度墙体的加紧固定,再通过设在U形卡板和立柱之间的方管横杆实现支护装置的横向长度调整,从而满足不同距离墙体的临边支护。
其中所述通过支护装置上的U形卡板及调整装置实现对不同厚度墙体的加紧固定的具体方法为调整装置设置在U形卡板一侧,在调整装置中设有调节螺杆,在调节螺杆内端设有挡片,调节螺杆根据墙体的厚度调节挡片与U形卡板另一侧的距离,从而达到对墙体加紧固定的目的,所述方管横杆可实现支护装置的横向长度调整的具体方法为在方管横杆上设有均布的通孔,在U形卡板和立杆与方管横杆连接端也设有相同尺寸和间距的通孔,在现场施工中先让U形卡板和立杆安装好,然后通过方管横杆连接在U形卡板与立杆之间,通过插销插入在他们重合的通孔,从而满足不同距离墙体的临边支护。
根据上述方法构成的可调节临边支护装置,如附图所示,该临边支护装置由U型卡板1、方管横杆2和立柱3构成,其中在U型卡板1尾端设有连接管1.1,连接管1.1端头设有均布通孔1.2,在U型卡板1一侧设有可实现对不同墙体厚度加紧固定的调节装置5,在立柱3的顶部和中部位置分别设有连接管3.1,连接管3.1对称分布在立杆3两边,连接管3.1端头设有均布通孔3.2,U型弯管1和立柱3通过设有通孔2.1的横杆2用插销4连接起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49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