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击回波测试组合激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3805.0 | 申请日: | 2013-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6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今阳;程海英;沈德建;崔徳密;吕列民;杨智;陈勇;孔楠楠;罗居刚;黄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 |
主分类号: | G01N29/34 | 分类号: | G01N29/3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回波 测试 组合 激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混凝土结构内部缺陷时冲击回波的激振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冲击回波测试组合激振器。
背景技术:
对于混凝土结构内部缺陷,目前比较成熟的测试方法为超声脉冲法。但是利用超声法检测闸底板、翼墙、箱涵侧墙等仅有一个侧面的混凝土结构缺陷时,深度和精度都存在较大的局限。因此,有较多的单位着手研究冲击回波法检测这类混凝土的内部缺陷。冲击回波法的原理是由弹性冲击产生的瞬时应力波理论,由钢球短促敲击混凝土表面,产生低频应力波(70 kHz以下),该应力波进入混凝土结构内部并在缺陷或其它界面处发生反射。由反射波引起的结构表面位移被传感器记录下来,产生电压—时间信号,即波形。该信号描述了由结构内部应力波的多次反射引起的瞬时振动。因为传感器传出的电压与表面位移法向成比例,波形图描述了传感器和表面之间接触点的位移,这些位移是由冲击产生的应力波引起的,并以建筑物内部缺陷形式从外部边界上表现出来,结构中的多次反射导致周期性的移动,这些移动频率在振幅谱中以最高点的形式出现,他们可以提供建筑物尺寸和缺陷的深度信息。可以看出,冲击回波法测试缺陷时,激振是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利用锤敲击、轻型回弹仪弹击、小钢球敲击等方式,使用起来多有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产生不同能量和频率的冲击回波测试组合激振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击回波测试组合激振器,主要包括:导管,导管的前段设有击锤孔和锤柄孔,击锤孔内设有击锤,击锤的锤柄与锤柄孔配合连接,导管上连接有锁紧器,锁紧器内设有小弹簧和钢球,钢球压在锤柄上;导管的另一段设有导杆孔,后端部连接有压盖,导杆孔内设有呈阶梯形的击发导杆,击发导杆的大径段设有锯形齿且与导杆孔滑配,击发导杆的小径段穿过压盖且端部连接有拉紧手柄,击发导杆和压盖之间的导杆孔内还设有大弹簧;导管上设有扳机槽和固定连接的扳机座及手柄,扳机座上铰接有扳机,扳机的一端与锯形齿互锁,扳机的另一端与手柄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导管上连接有护手,护手的另一端连接在手柄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检测混凝土结构内部缺陷时,可以方便提供所需的测试冲击回波。
为了更加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下列附图提供了一个最佳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击回波测试组合激振器,它包括:导管1,导管1的前段设有击锤孔2和锤柄孔7,击锤孔2内设有圆球形的击锤3,击锤3上设有呈阶梯的锤柄13,锤柄13的大径与锤柄孔7配合连接,导管1上连接有锁紧器4,锁紧器4内设有小弹簧5和钢球6,钢球6压在锤柄13的大径上;导管1的中后段设有导杆孔8,后端部连接有压盖11,导杆孔8内设有呈阶梯的击发导杆9,击发导杆9的大径段设有一组锯形齿14并与导杆孔8配合连接,击发导杆9的小径段穿过压盖11且端部连接有拉紧手柄12,击发导杆9的小径段和导杆孔8的空腔内还设有大弹簧10,大弹簧10的一端连接在击发导杆9的阶梯端面上,另一端连接在压盖11上;导管1上设有贯通管壁的扳机槽15,扳机槽15的一侧依次固定连接有扳机座19、手柄21,扳机座19上铰接有扳机18,扳机18呈S形且一端设有斜齿16,斜齿16穿过扳机槽15与锯形齿14互锁,扳机18的另一端与手柄21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20,扳机槽15另一侧的导管1上连接有两边夹角且弧形过渡的护手17,护手17的另一端连接在手柄21上,手柄21上还设置一组击锤存储孔22。
由图1可见,
在实施冲击回波测试时,首先选择一种击锤3插入锤柄孔7中,并由锁紧器4压紧击锤的锤柄13,根据需要拉紧手柄12将击发导杆9拉到相应的位置,复位弹簧20推动扳机18的一端,扳机18以扳机座19上的铰接中心转动,另一端的斜齿16锁住击发导杆9上相应的锯形齿14,对准测试位置,扣动扳机18,斜齿16脱开锯形齿14,被压缩的大弹簧10驱动击发导杆9撞击击锤的锤柄13,当击锤3离开一点距离后,锁紧器4便对锤柄13的小径部分不再约束,使其能够自由前冲,被撞击的击锤冲向测试面,形成激振。击锤的圆球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直径,其余的击锤置于手柄21的击锤存储孔22中,当需要另外的测试冲击回波时,直接插拔进行更换。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的提供所需的测试冲击回波,具有效率高,操作方便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未经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38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