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安装模具行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0136.1 | 申请日: | 2013-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0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胡明辉;吴东宏;李晓云;胡平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誉铭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雷利平 |
地址: | 52371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模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模具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易安装模具行位结构。
背景技术
模具的行位结构是为获得侧向抽芯或侧向分型以及复位动作来拖出产品倒扣,低陷等位置的结构。模具中的抽芯行位结构是模具的重要组成结构之一,一般包括行位座和行位镶件,与模具的型芯、型腔组合来成型制品的复杂的外部形状与结构。
目前,在模具的行位结构中,行位座与行位镶件之间的连接通常采用螺钉固定的连接方式,对于这种连接方式,需要使用螺钉和螺丝刀装配,首先要先将行位镶件的安装孔对准行位座的安装孔对齐,安装拆卸的过程比较麻烦,也比较耗费时间。而当模具长时间生产时,会容易导致行位镶件的磨损,所以行位结构的行位镶件需要不时更换、维修,而采用螺钉固定连接方式组装的行位结构,必会造成整个更换、维修过程非常耗时繁琐。而且对螺钉过多的拆装容易对行位结构上螺钉安装孔造成磨损,最终会导致行位结构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拆装的易安装模具行位结构。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了一种易安装模具行位结构,包括行位座和安装在所述行位座前端面的行位镶件,:所述行位座的前端面设置有卡槽,所述行位镶件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凸部,所述凸部从所述行位座的侧面嵌入并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其中,所述卡槽设置为L型或者T型的卡槽。
其中,所述行位座的后端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安装有耐磨块。
其中,所述耐磨块设置有两个,并呈左右对称设置。
其中,所述易安装模具行位结构还包括行位导向块,所述行位座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槽,所述行位导向块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
其中,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限位挡部,所述行位导向块安装有限位固定螺钉,所述限位固定螺钉的顶部高于所述限位挡部的底部。
其中,所述易安装模具行位结构还包括斜导柱压块和斜导柱,所述斜导柱压块设置于所述行位座顶面,所述斜导柱压块、所述行位座以及所述行位导向块均设置有斜孔,所述斜导柱依次倾斜贯穿所述斜导柱压块的斜孔、所述行位座的斜孔以及所述行位导向块的斜孔
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创造的一种易安装模具行位结构,通过在行位座上设置卡槽,而在行位镶件上则设置相应的凸部,通过卡槽与凸部的镶嵌卡接完成行位座与行位镶件的组装,安装过程简单快捷,而且牢固稳定,有效提高模具拆装的效率,行位座与行位镶件的组装不需要用螺钉进行固定安装,节省了螺钉,效率却提高了,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降低了材料成本。采用卡槽和凸部配合组装的行位结构,不管是更换行位镶件,还是维修整个行位结构,拆装同样简单快捷,而且拆装过程不会损伤行位座或者行位镶件,从而提高行位结构的使用寿命,减少修模次数,确保生产过程顺畅。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发明创造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创造的一种易安装模具行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创造的一种易安装模具行位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创造的一种易安装模具行位结构的行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行位座,10- 卡槽,11- 凹槽,12- 导向槽,13- 限位挡部,
2- 行位镶件,20- 凸部,
3- 耐磨块,
4- 行位导向块,40- 限位固定螺钉,
5- 斜导柱压块,
6- 斜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易安装模具行位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结构包括行位座1、行位镶件2、耐磨块3、行位导向块4、斜导柱6和斜导柱压块5。
行位座1,如图3所示,其前端面设置有L型的卡槽10,后端面设置有凹槽11,底部设置有导向槽12,导向槽12内设置有限位挡部13。卡槽10可以是贯穿行位座的其中一端侧面也可以是同时贯穿两端侧面,其形状可以采用T型的形状。
行位镶件2设置有与卡槽10相匹配的L型的凸部20,凸部20从行位座的侧面嵌入并卡接于卡槽10内,实现行位镶件与行位座的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誉铭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誉铭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01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口衬套的水路结构
- 下一篇:一种TPU材质臂带热熔合用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