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端金属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7015.1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5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吴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峰阁钛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12 | 分类号: | F16F15/1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杨滨 |
地址: | 11001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安装在轴或轴状结构两端上的轴端金属减震器。
背景技术
大多数振动产生的后果都是有害的,为了减少振动带来的有害后果,就需要一种载体来隔离或减少振动产生的危害,这种载体就叫做减震器。减震器自产生以来,以其独特的结构和作用,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大型机械和化工领域的防振系统。现有技术中,减震器大多为橡胶制品或金属与橡胶制品的组合,尽管减震效果良好,但它们在起到减振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缺点,如:受到结构和原材料的限制,安装方式单一固定,减振也是单一方向,且本身固有频率高,阻尼较小,共振时谐振放大倍数高,这样势必会影响整体的减振效果,更重要的是橡胶制品受到橡胶材料本身的制约,易老化,制品使用寿命短;使用温度在-30~+85℃,适应环境温度能力差,特别是满足不了恶劣条件下的使用要求。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全金属减震器,但是,还是没能解决安装方式及应用条件限制的问题,安装形式只能采用底部支撑,偶尔出现的侧挂安装方式减振效果也是大打折扣,受安装方式的限制多数系统会搞得复杂,增加制造成本,对于长轴来说就更不适应了。且现有减震器的金属件采用不锈钢或碳钢材料,抗冲击能力差,对有质量要求或强腐蚀性环境就更加不能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轴端金属减震器。该减震器可以取代轴承,安装在轴的两端。承载方面,既可以承受轴向载荷,又可以承受径向载荷,进而完成在空间任意方向起到隔离及减少振动的作用;其组件采用金属钛合金构件,使之具有更好的抗冲击能力和适应恶劣环境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轴端法兰座,轴端座,压盖,其特征是:该减震器包括轴向减振结构及径向减振结构;所述轴向减振结构为:在轴端法兰座上设置有一环形隔离减振体,该环形隔离减振体通过压盖及外压盖限位在轴端法兰座上;径向减振结构为:在轴端座上设置有一环形减振体,该环形减振体通过异形盖及T形盖限位在轴端座上,轴端座与环形减振体边沿处还螺纹连接有一挡圈;轴向减振结构与径向减振结构通过压盖、外压盖、T形盖、异形盖连接,且通过轴端座与挡圈螺纹紧固连接为一体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减振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环形隔离减振体的结构为:在金属钛合金构件的结构腔内充填有不锈钢弹性丝缠绕的蜂窝网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环形减振体的结构为:在金属钛合金构件的结构腔内充填有不锈钢弹性丝缠绕的蜂窝网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不锈钢弹性丝的直径为0.1~0.2mm,将其绕制成外径为3~5mm的弹簧丝。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在轴端座与环形减振体之间还设有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件组件采用金属钛合金Tc4(Ti-6Al-4V)材料,材料本身具有熔点高、密度小;非磁性,热、电传导率低;线膨胀系数约为不锈钢的一半,铝合金的1/3,这样对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尺寸及形状变化很小,使减震器能适应飞行器在发射到飞行过程中温度由+200~300℃至-50~80℃的瞬时变化;各零件采用高端的加工手段加工成1~1.5mm薄壁件,使之质量更轻;很好适应有质量要求的减振系统,钛合金的另一特性耐高低温、不锈、耐腐蚀,使得减震器能更好点的适应恶劣环境,使之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抗冲击能力。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优点:
1.安装方式更合理。可以根据轴的要求来设计减震器的安装接口。
2.良好的减震性能。结构件之间相互运动产生摩擦阻尼,使得各方向刚度近似相等和近似相同的固有频率,且固有频率更低,从而减震器在各方向具有相同的理想减振效果。固有频率20Hz以下,谐振放大倍数小于2,减震效果大于80%。
3.采用高性能、高强度金属钛合金材料,减震器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可承受三个方向50g,8~12ms的冲击。
4.全金属钛合金结构,质量更轻,更好的抗腐蚀能力,减震器满足各种环境,而且还具有结构合理、安全可靠、应用范围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
1为轴端法兰座,2为轴端座,3为异形盖,4为环形减振体,5为环形隔离减振体,6为T形盖,7为挡圈,8为压盖,9为轴端盖,10为垫圈,11为外压盖,12,13固定安装孔,14为减振轴样件,15为安装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峰阁钛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峰阁钛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70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