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电磁传感器的铁路平交道口车辆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2717.0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2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舒红平;李世彬;李骥;曹新彬;刘魁;张殿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成信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9/00 | 分类号: | B61L2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西南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磁 传感器 铁路 平交道 车辆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检测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电磁传感器的铁路平交道口车辆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道口安全是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口安全系统也是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铁路提出了铁路运输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思路,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必然使列车速度的迅速提高和列车密度的显著增大,从而也对铁路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铁路道口方便就表现在占用频率也就会显著提高,列车均占用道口的时间也相应缩短。因此,铁路道口的安全防护任务也就越来越繁重,道口必然会成为制约铁路行车安全的瓶颈之一。
道口已成为铁路运输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也是道路运输的危险地段,直接威胁着交通参与者的人身安全,是铁路及道路安全系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铁路平交道口如缺乏严格的安全管理,极易发生恶性道口事故,一旦发生道口事故,就会中断铁路行车,同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和机车、车辆损坏,后果相当严重,对铁路安全运输威胁极大。尤其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今天,随着机动车辆的增加,列车密度和运行速度的提高,对道口安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机动车辆的增加,列车密度和运行速度的提高,加之大型生产型企业的人口密度大,铁路道口车辆流动持续量大,铁路道口事故有明显上升趋势,而铁路平交道口配套设备的更新换代相对滞后等一系列的原因,导致我国工厂内的铁路平交道口成为交通事故的易发点,恶性事故的比例也明显增加,严重干扰了铁路正常运输秩序,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在大型工厂内的铁路平交道口大多科技化水平偏低,基本处于发达国家五六十年代的水平,甚至许多铁路平交道口需要三至四人才能基本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无疑增加了相关企业的运营成本,而另一方面,铁路平交道口的安全完全依赖于工作人员,难免会发生遗漏的安全问题,从而影响安全生产的进行。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检测道口是否有车辆,及时发现铁路平交道口的安全隐患,更加有效的避免铁路平交道口交通事故已成为一项亟需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采集并向道口控制主机发送机车车辆位置信息,道口控制主机对接受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并控制安装在各个道口的终端设备动作;采用ZigBee无线数传网络,能够高速可靠地传输数据的基于电磁传感器的铁路平交道口车辆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电磁传感器的铁路平交道口车辆检测系统,它包括设置在距离道口1~2km处的车辆检测模块,安装在值班控制室的道口控制主机和安装在各个道口的终端设备,所述的检测模块包括电磁传感器、太阳能电池板和ZigBee发送模块,所述的道口控制主机包括ZigBee接收模块、数据处理单元和控制器,太阳能电磁传感器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和ZigBee发送模块相连,ZigBee接收模块通过网络接收来自ZigBee发送模块的信息并上传至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出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的输出分别与各个终端设备相连。
所述的终端设备包括报警系统和道口栏木系统,报警系统包括信号灯和语音报警设备。
所述的信号灯包括红色单屏高亮度LED信号灯、黄色单屏高亮度LED信号灯、白色单屏高亮度LED信号灯、红色高亮度LED箭头信号灯、黄色高亮度LED箭头信号灯和白色单屏高亮度LED箭头信号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电磁传感器能够采集并向道口控制主机发送机车车辆位置信息,道口控制主机对接受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并控制安装在各个道口的终端设备动作;
2、采用ZigBee无线数传网络,ZigBee数传模块类似于移动网络基站,通讯距离可达几公里,并且支持无限扩展,能够高速可靠地传输机车车辆位置信息;
3、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作为电磁传感器的供电电源,节能环保,能够避免电磁传感器由于电池消耗而停止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内容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成信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成信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27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