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后桥减振降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4234.6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8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钱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飞拓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B60G1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13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后桥 减振降噪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汽车后桥减振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在城市工况下,存在低速轰鸣声,车内乘座人员很不舒服。经过噪声源辨识,发现是由后桥Z向二阶振动引起。经过调查,多款汽车都存在此问题,而单纯的通过车身的吸声、隔声处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原有的动力减振器阻尼小,导致减振频段较窄;此外,由于动力减振器使用工况复杂,现有的动力减振器难以通过耐久试验。所以,对于汽车来说,迫切需要一种成本低廉、效果明显的减振降噪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桥减振降噪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汽车在起步以及加速时的振动以及降低轰鸣声。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汽车后桥减振降噪装置,包括安装支座、弹性体、减振盒以及罩壳,弹性体的一端与安装支座连接,弹性体的另一端与减振盒连接,减振盒内填充有吸音棉,罩壳罩住减振盒后固定在安装支座上,在罩壳的内侧壁上设有凸条,凸条上设有导轨槽,在减振盒的外侧壁面上设有导杆,所述导杆插入到所述导轨槽中与导轨槽滑动配合。
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减振盒可以平衡汽车起步以及加速传递到后桥产生的振动,通过减振盒内的吸音棉可以吸收汽车产生的轰鸣声。这样使得车内乘员的舒适性显著改善。另外,在罩壳的内侧壁上设有凸条,凸条上设有导轨槽,在减振盒的外侧壁面上设有导杆,所述导杆插入到所述导轨槽中与导轨槽滑动配合。通过导杆与导轨槽的相互配合,可以防止减振盒发生摆动,避免减振盒自身摆动撞击罩壳而产生噪声。
所述罩壳的侧壁面上设有若干个通孔。通过通孔,有利于噪声进入到罩壳内以及吸音棉吸收。
所述罩壳的顶壁面上设有限位部件,该限位部件的自由端位于减振盒子的正上方。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振动时可能会带动振动盒上下浮动,通过限位部件限制振动盒产生的振幅。
在减振盒的底部设有定位部件,该定位部件包括连接杆以及缓冲垫,连接杆的高度小于弹性体的高度,连接杆的一端与减振盒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缓冲垫固定在该自由端上。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振动时可能会带动振动盒上下浮动,通过定位部件限制振动盒产生的振幅。
附图说明
图中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桥减振降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为安装支座,2为弹性体,3为减振盒,4为罩壳,5为吸音棉,6为连接杆,7为缓冲垫,8为凸条,9为导杆,10为通孔,11为限位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桥减振降噪装置,包括安装支座1、弹性体2、减振盒3以及罩壳4。弹性体2的一端与安装支座1连接,弹性体1的另一端与减振盒3连接,减振盒3内填充有吸音棉5。在减振盒3的底部设有定位部件,该定位部件包括连接杆6以及缓冲垫7,连接杆6的高度小于弹性体1的高度,连接杆6的一端与减振盒3连接,连接杆6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缓冲垫7固定在该自由端上。罩壳4罩住减振盒后固定在安装支座1上,在罩壳4的内侧壁上设有凸条8,凸条上设有导轨槽,在减振盒的外侧壁面上设有导杆9,所述导杆插入到所述导轨槽中与导轨槽滑动配合。所述罩壳的侧壁面上设有若干个通孔10。所述罩壳10的顶壁面上设有限位部件11,该限位部件的自由端位于减振盒子的正上方,所述限位部件为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飞拓模塑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飞拓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42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RJ45标准网口的北斗车载无线定位终端
- 下一篇:车辆顶棚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