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防近视多功能感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8319.0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0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徐蔚;徐翱;王震;李厚硕;曲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同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G08B21/24 | 分类号: | G08B2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006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近视 多功能 感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防近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预防近视多功能感应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近视发病率位居世界第一,高达33%,为世界平均发病率的1.5倍。而青少年人群的发病率更是逐年上升,高达50%至60%。预防近视,迫在眉睫。造成青少年近视的因素很多,比如近距离用眼、光线、学习时间、饮食习惯、遗传等等。目前,针对近视预防的产品大致有以下3类:1)感应式:如挂耳式坐姿提醒器、红外感应笔等。感应式防近视工具多通过监测及报警达到矫正儿童学习姿势的效果。比如挂耳式坐姿提醒器,将类似助听器的小工具挂在儿童的耳朵上,当头部离桌面距离太近就会发出报警声;红外感应笔也会判断眼睛和桌面的距离,如果距离过近电子眼会令笔尖自动缩回,调整好坐姿后笔尖又会自动伸出。2)诱导式:如握笔姿势矫正器、握笔姿势矫正笔等。诱导式工具多采用矫正握笔姿势的方法,诱导儿童采用正确的学习姿势。如果握笔位置太靠下,手指就会遮挡正确坐姿下的视线。通过矫正握笔姿势的专用笔或者套在普通笔上的握笔姿势矫正器,可以让儿童养成正确的握笔习惯,帮助视线不被阻挡。3)矫正式:如坐姿矫正仪、组合小书桌等。坐姿矫正仪一端固定在桌面上,另一端抵在儿童的下巴处,调整坐姿矫正仪的高度,可以使儿童的下巴和桌面保持合理的高度,防止趴在桌子上学习;组合小书桌根据儿童眼睛离书及桌面的合理距离,包含了和桌面成一定角度的书架及写字板。与坐姿矫正仪配合可以为儿童安排一个合理的学习姿势。
综上所述,目前市场上关于预防近视的工具层出不穷,但大都是从矫正孩子的学习姿势入手,如坐姿提醒器、红外感应笔、握笔姿势矫正器、坐姿矫正仪等等。这些工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然而大都仅限于纠正不良姿势,功能单一,有的不便于随身携带,有的不便于反复使用。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构想了预防近视多功能感应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预防近视多功能感应器,其中,包括:第一金属外壳,所述第一金属外壳内设置有距离传感器、光学传感器、提醒装置、显示器以及控制电路,所述距离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所述显示器和所述提醒装置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第二金属外壳,所述第二金属外壳内设置有电源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和电源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以及,吸铁石外壳,所述吸铁石外壳与所述第二金属外壳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外壳与所述第二金属外壳连接。
上述预防近视多功能感应器,其中:还包括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吸铁石外壳的中央。
上述预防近视多功能感应器,其中:所述电源为纽扣电池盒或锂电池。
上述预防近视多功能感应器,其中:所述控制面板还包括音量调节键,电源开关。
上述预防近视多功能感应器,其中:所述提醒装置为蜂鸣器或震动器。
上述预防近视多功能感应器,其中:所述控制面板还包括震动器与蜂鸣器切换开关。
综上所述,青少年的眼球正处于发育阶段,球壁伸展性比较大,长时间的不良用眼习惯会增加眼部的调节负担和辐辏频率,引起眼球发育异常,导致近视形成。而本实用新型预防近视多功能感应器通过阅读距离、光线及时间的控制,多方面有效预防青少年近视,有助于减少近视发病率,并且具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集距离感应、光线控制、时间限定于一体,多方面多角度有效预防近视:经检索,目前预防近视的产品大多局限于纠正不良学习姿势,以矫正近距离用眼,而这仅仅是引起青少年近视的一个因素。该产品三管齐下,从不同角度控制近视的三大成因,更加有效预防;
2.简易便携,利用率高:小巧便捷,随身携带,适用于各种阅读环境,伏案书写时可置于桌面上,阅读书籍时可插于书页中、电脑操作时可粘于显示屏边框上、观看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时可夹在外壳上,甚至可夹在眼镜架上,应用范围广;
3.多用途,多功能:该产品不仅是预防近视感应器,还可以作为时钟、闹钟,精美书签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同济医院,未经上海市同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83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石墨复合接地材料
- 下一篇:低集肤效应石墨复合接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