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间隙调整的单向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2313.1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3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朱俊恒;蔡宙;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特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52 | 分类号: | F16D65/52;F16D41/06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殷齐齐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间隙 调整 单向 离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向离合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间隙调整的单向离合器。
背景技术
气压盘式制动器在正常工作是需要保证摩擦材料和制动盘之间的间隙值稳定,当长时间使用后,摩擦材料会磨损,因此需要一种调节机构来实现间隙的补偿。维持间隙值的稳定,实现制动力的稳定输出,保证车辆安全。
现有的一种用于间隙调整的单向离合器通过一个过载弹簧和一个从动弹簧实现单向离合效果,这种结构的一种用于间隙调整的单向离合器,单向元件需要过载弹簧作为过载保护机构对其进行保护,否则过大的力矩会使其损坏失效。将过载弹簧过盈压装在主动圈里面,当其受到较小力矩的时候,单向元件跟过载弹簧做旋转运动;当过载弹簧受到较大力矩的时候它和过盈面发生打滑,这时单向元件将不在承受力矩,所以单向元件不会因承受较大力矩而损坏。
但是,第一、过载弹簧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移位,甚至挤压主动轴,这时候力矩传递绕开了单向元件,使这个一种用于间隙调整的单向离合器失去了原本的单向作用,造成其失效。
第二、从动弹簧因为其较小,其要带动主轴,有一个收紧的过程,因此,一种用于间隙调整的单向离合器反应缓慢,效率低。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问题,有些技术人员在主动圈内部、过载弹簧和从动弹簧端面下部增设一个台阶,但是这种台阶制作工艺很复杂,装配异常麻烦,所以不可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单向离合器易失效、反应缓慢、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间隙调整的单向离合器,其反应快,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间隙调整的单向离合器,其包括主动圈以及同轴设在所述主动圈内的主轴,所述主轴包括直径依次增大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主轴与主动圈之间设有过渡圈以及过载弹簧,所述过渡圈沿其端部向内设有一容置腔体,将过渡圈分为内圈和外圈,所述外圈与主动圈间隙配合,所述过载弹簧部分设于所述容置腔体内,另一部分与主动圈过盈配合,所述过渡圈的内圈与主轴的第一部分之间设有单向轴承,所述过载弹簧的一端部与主轴的第三部分端部之间设有挡块,过载弹簧与挡块不接触。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挡块上在主轴的第三部分与主动圈之间的角内设有一朝向主动圈的楔形缺口,所述楔形缺口内设有一挡圈。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挡块上在主轴的第三部分与主动圈之间的角内设有一朝向主动圈的楔形缺口,在主动圈上与所述楔形缺口相对应位置设有一凹槽,所述楔形缺口与凹槽内设有一挡圈。
优选地,所述挡圈为钢丝挡圈。
优选地,所述挡圈的直径稍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楔形缺口朝向主动圈的开口的长度,所述凹槽的深度不大于所述挡圈的半径。
优选地,所述主轴的第三部分与挡块不接触。
优选地,所述单向轴承与过渡圈的内圈过盈配合。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主动圈上设有一向其轴部方向的第一台阶,所述过渡圈的外圈位于所述第一台阶上方,从而外圈与主动圈间隙配合。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主动圈上在过载弹簧下方设有一向其外圈方向凹进的第二台阶,所述挡块上端部位于第二台阶下方且与第二台阶不接触。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主动圈上在过载弹簧下方设有一向其外圈方向凹进的第二台阶,所述挡块靠过载弹簧的一端面为两台阶式端面,下台阶位于第二台阶与主轴的第三部分之间且与两者不接触,上台阶位于过载弹簧与第二台阶之间且与两者不接触。
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间隙调整的单向离合器,相比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
在主轴和过载弹簧之间设一单向轴承,通过单向轴承带动主轴单向转动,即可保证主轴的单向运动,且轴承运动带动主轴,反应灵敏,效率高;
在过载弹簧下部与主轴过盈面之间设置一钢丝挡圈,从而防止过载弹簧运行时间长,发生位移,装配位置改变,造成一种用于间隙调整的单向离合器的失效,采用低成本、简单的结构解决了现有离合器易失效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间隙调整的单向离合器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间隙调整的单向离合器单向轴承截面图。
其中:
1、 主动圈; 2、主轴;3、第一部分;4、第二部分;5、第三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特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特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23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氮保护装置
- 下一篇:用于加工滑动叉的花键底孔及端面的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