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兼具站、坐式双功能的滑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5706.3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1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廖普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普忠 |
主分类号: | B62K5/02 | 分类号: | B62K5/02;B62K1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421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兼具 坐式双 功能 滑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滑行车,特别是一种兼具站、坐式双功能的滑行车。
背景技术
一般的滑行车其主要分为站立的滑行车(例如滑板车),以及坐式的滑行车;其中,该站立式的滑行车,以供使用者站立于该滑板车的踏板上,并以单脚向地面脚踏推进,以供该滑行车产生一动力前进;另,该坐式的滑行车,则供使用者乘坐于一坐垫上,并以双脚向地面脚踏推进,以供该滑行车产生一动力前进;但是,习知无论是站式或坐式的滑行车,皆仅有单一站式或坐式的作用功能而已,使用上比较单调乏味。
参阅图1,故有部分业者研发出另一种双功能滑板车1,其包含有一车架11,一枢设于该车架11上的把手架12,分设于该车架11与把手架12的转轮13;其中,该车架11具有一立管111,一枢设于该立管111上的横管112,而前述该横管112上分别形成不在同一水平上的坐垫部1121与脚踏部1122;是以,当使用者欲进行坐式或站式的使用状态变换时,其借由抬离该横管112离开地面后,并且转动该横管112,以使该坐垫部1121呈现水平状;或者如图2,将该脚踏部1122呈现水平状,以供使用者乘坐于该坐垫部1121上,或站立于该脚踏部1122上,以达到站式或坐式的两种用途。
但是,实际使用后发现,欲变换使用模式时,必须将该横管112整个抬起离开地面后,方可进行横管112旋转的动作,故使用者必须花费很大的力气抬起该横管112,无法轻松的操作,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外,若使用者为小孩时,通常难以单独抬起该横管112,因此必须借助他人力量方可进行变换姿态,更加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此外,该滑行车1收纳上,其因其结构设计,无法进行收折动作,故收纳上也需占用较大的空间进行存放外,同时携带上也相对不方便,实须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兼具站、坐式双功能的滑行车,其在变换使用态样上时更为省力、轻松,进而有效增进使用、调整上的便利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兼具站、坐式双功能的滑行车,其包含有一车架,一枢设于车架上的把手架,以及分别枢设于车架与把手架上的转轮;其中,车架具有一供把手架枢设的立管,以及一连接立管的横管;
该横管具有一与立管连接的枢接座,一枢设于枢接座上的坐垫杆,一枢设于坐垫杆上的站立杆,一设于枢接座与坐垫杆间的第一固定器,以及一设于坐垫板与站立杆间的第二固定器;其中,坐垫杆上设置有一供人乘坐的坐垫;另,站立杆上设置有一供人站立的站垫,同时转轮设于站立杆末端。
所述的第一固定器包括有一与坐垫杆连动的第一穿置杆,一可旋锁于第一穿置杆一端的第一锁合件,以及一套设于第一穿置杆上的第一弹性件,而第一穿置杆上设置有一第一定位块;另,枢接座上且与坐垫杆相接处形成有至少一第一定位槽,且第一定位槽恰可与第一定位块吻合;至于,第二固定器包括有一与站立杆连动的第二穿置杆,一可旋锁于第二穿置杆一端的第二锁合件,以及一套设于第二穿置杆上的第二弹性件,而第二穿置杆上设置有一第二定位块;又,坐垫杆上且与站立杆相接处形成有至少一第二定位槽,且第二定位槽恰可与第二定位块吻合。
所述的把手架包括有相互套设的内、外管,以及一将内、外管固定的伸缩固定器。
采用上述结构后,借由该坐垫杆、站立杆皆可进行角度的调整后,无论使用者想采用站姿、坐姿状态时,不需如同习知将横管抬离地面的情况下,就可直接借由松开该第一、第二固定器后,就能直接轻松调整坐垫杆、站立杆相互枢设的角度变化,以使滑行车变换成站立或坐立的使用状态,促使调整过程更为省力、轻松外,并且有效增进使用上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滑行车的示意图;
图2是习知滑行车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5至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10、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符号说明】
3 滑行车 31 车架
311 立管 32 把手架
321 内管 322 外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普忠,未经廖普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57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打捆装置
- 下一篇:具有张力控制功能的塑料袋电动收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