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球螺母端面加工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7190.1 | 申请日: | 2013-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9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州市祥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42216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螺母 端面 加工 专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球螺母端面加工专机,属机械制造机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汽车循环球转向器螺母初加工中,铸件毛坯重量重,体积大,搬运费力,且初加工切削铸件毛坯的两个端面需要达到规定的平行度要求,通常对以下技术指标作了具体要求: 1、两端面整体尺寸允许误差为±0.5;2、两端面突出体尺寸允许误差为±0.5;3、平行度要求≤1,端面与螺母轴心垂直度要求≤0.5。
目前加工一般是采用多种普通机床、多步工序加工,加工过程中需要人工多次搬运、装夹铸件毛坯,既耗费体力又难以保证加工质量;而且加工采用一把刀具两次加工,初加工产品精度不高,对后续加工工序造成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装夹搬运次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初加工精度质量及工作效率;解决现有加工过程中需要人工多次搬运装夹铸件毛坯,费时费工,产品初加工精度不高,给后续精加工造成困难问题的循环球螺母端面加工专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该循环球螺母端面加工专机由工作台、顶紧气缸、气动夹头、可转位平面铣刀、电机、进给调节头、齿轮箱、固定夹模构成,其特征在于:工作台的左右两侧装有齿轮箱,齿轮箱内侧的输出轴上装有可转位平面铣刀,齿轮箱的外侧装有进给调节头,进给调节头上装有电机;工作台的中部装有固定夹模,工作台的上部通过支架装有一顶紧气缸,顶紧气缸的下端装有气动夹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循环球螺母端面加工专机装夹与卸夹采用气动控制方式,并采用含有多个刀片的可转位平面铣刀,一步工序同时加工两个端面,工作效率提高一倍以上;相对于采用单面加工毛坯的一个端面,受力对称均匀,加工后的螺母端面精度高。该循环球螺母端面加工专机结构设计合理,装夹搬运次数减少,降低工人体力消耗,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前提下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为一种循环球螺母端面加工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顶紧气缸,3、气动夹头,4、可转位平面铣刀,5、电机,6、进给调节头,7、齿轮箱,8、固定夹模,9、支架,10、毛坯工件,11、螺母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该循环球螺母端面加工专机由工作台1、顶紧气缸2、气动夹头3、可转位平面铣刀4、电机5、进给调节头6、齿轮箱7、固定夹模8构成,工作台1的左右两侧对称装有齿轮箱7,两个齿轮箱7内侧的输出轴上装有可转位平面铣刀4,齿轮箱7的外侧装有进给调节头6,进给调节头6上装有电机5,齿轮箱7和进给调节头6由电机5驱动;工作台1的中部装有固定夹模8,工作台1的上部通过支架9装有一顶紧气缸2,顶紧气缸2的下端装有气动夹头3,顶紧气缸2要按所加工的毛坯工件10的最大质量所需夹紧力设计,固定夹模8与气动夹头3要保证与加工工件足够的接触面积(参见附图)。
该循环球螺母端面加工专机的工作过程如下:将需要加工的毛坯工件10放入工作台1中部的固定夹模8内,通过顶紧气缸2下端的气动夹头3将其夹紧。然后控制两台电机5同步启动,调节好进给调节头6的进给速度,通过齿轮箱7减速并驱动可转位平面铣刀对螺母的毛坯工件10的螺母端面11进行加工。加工完毕,松开顶紧气缸2下端的气动夹头3,即可将毛坯工件10取出。
以上所述只是该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举例说明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构成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说明书后可以对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修改或变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州市祥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荆州市祥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71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方便移动的麦克风支架
- 下一篇:铝压铸电机后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