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潜望式双目热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5216.4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6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天亮;胡中;郭君;万学平;左治伪;朱惠;王卫民;吕复坡;杨俊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北方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10 | 分类号: | G01J5/10;G01J5/08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邵会昌;赵云 |
地址: | 650114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潜望式 双目 热像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热像仪,具体是一种红外、白光双光路输入同一窗口输出的潜望式双目热像仪。主要用于军事、消防、电力、科研及特殊行业中进行远距离观察、捕获目标。可与头盔帽连接进行观察,也可以手持观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生产装备的热像仪大多数只有红外光路,且可用在头盔上使用的热像仪不多,多数是手持使用。现以最新的红外热像仪为例,如图1所示,其结构由红外物镜组Ⅰ、探测器组Ⅱ和目镜组Ⅲ组成。其工作原理:红外物镜将物体自然发射的红外辐射成像在探测器上,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过放大和处理后,在视频监视器上显示出来,将人眼不可见的红外图像转换成显示屏上的光学图像,再通过目镜放大后供人眼观察之用。这种形式的热像仪,功能单一,隐蔽性差,容易暴露目标,不适应时常变化的环境要求,尤其不能满足军事上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和目的是:根据现有的红外热像仪存在的不足,设计一种潜望式、双光路的双目热像仪。从根本上克服其功能单一、隐蔽性差的缺陷,达到使热像仪能够全天候工作,隐蔽性好,完全适应时常变化的环境要求和军事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是:潜望式双目热像仪由物镜组件、红外探测器及电源组件、镜身组件组成,具体结构:a、总体结构,物镜组件位于红外探测器及电源组件的前方,通过半圆调焦卡环、限位钉与镜体(7)连接,红外探测器及电源组件通过小螺钉与镜身组件连接,镜身组件的上方,通过螺钉连接盖板,在盖板上通过螺钉固定一个燕尾连接座,红外物镜组装配在物镜组件内,红外探测器装配在红外探测器及电源组件内,OLED、目镜组及析光棱镜装配在镜身组件内;b、光学系统结构,由红外物镜第一透镜、红外物镜第二透镜、红外探测器同轴,在与红外探测器光轴成900位置,设置两个OLED,并由视频线与红外探测器连接,在两个OLED之后,分别是与OLED同轴的目镜第一胶合透镜、目镜第二胶合透镜及析光棱镜;c、物镜组件结构,通过压圈、隔圈将红外物镜组装配在物镜筒内,物镜筒与调焦手轮螺纹连接,物镜筒通过限位钉、半圆调焦卡环与镜体连接,转动调焦手轮可进行调焦;d、红外探测器及电源组件结构,在镜体内与红外物镜组同轴通过螺钉固定安装红外探测器,镜体内还安装一个电池盒,电池盒的对面连接一个气门螺钉,镜体外斜面装有按钮;e、镜身组件结构,在镜身内通过支座、螺钉固定连接OLED,在支座下方通过螺钉固定一个连接筒,连接筒内通过螺钉连接目镜筒,目镜筒内通过压圈、隔圈装配目镜组E,之后在镜身内装配析光棱镜,OLED、目镜组及析光棱镜三者同轴,在镜身两侧,分别安装一个由视度手轮、齿杆、挡圈和密封圈组成的视度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实际试用证明:完全达到研制目的,实现了具有红外、白光双光路输入、同一窗口输出的潜望式双目热像仪的设计。它既可以单独夜间或白天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当关闭红外探测器后,不必移动热像仪,即可直接通过热像仪的白光光路对景物或目标进行观察,隐蔽性好,不易暴露目标。本实用新型本着头盔的设计理念,有效地减小了热像仪的体积和重量,其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其主要性能指标:
倍率:1×
视场:29.8°×22.6°
视度:-5~+3SD
调焦范围:500mm~∞
探测距离大于500m
重量:≤500 g
工作温度:-40℃~+60℃。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图1,是现有的红外热像仪外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光学系统图。
图5,是图2的G-G向剖视图,相当于取下镜身组件C时的左视图。
图6,是图5的H-H向剖视图,也是本实用新型电池盒示意图。
图7,是图2的F-F向剖视图。
图8,是图7的I-I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北方光电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北方光电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52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