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底传感组件与承力索在线捆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7948.0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0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华;徐军;李伟;林剑;司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光海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50 | 分类号: | G02B6/5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海洋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底 传感 组件 承力索 在线 捆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底传感组件与承力索在线捆绑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光纤或对水声敏感材料的某些特性,与一些精密的光电子元器件组合,可以做成对海底某些物理量敏感的传感器,传感器检测到的信息通过传输线传送到基站的处理器进行处理。由于电缆传输线的衰减大带宽低,在传输距离较大时多釆用光缆传输。
海底传感组件通常由多个传感器,事先用适当长度的多段阵间光缆连接成“串”形成“传感组件”,然后按预定位置布放在海底。
这样的海底传感组件抗拉强度较小,在向海中布放时承受不了施工时的轴向张力和侧向压力,这时,往往采用在传感组件外绞合多根镀锌钢丝(也称为“加铠”)来增大组件的抗拉和抗压强度。加铠过程不但耗资、耗工、耗时,加铠后的组件除了直径和自重增大外,还会降低传感器的灵敏度。
因此,急需一种传感组件在布放时既可承力又不降低传感灵敏度的技术和装置,以满足传感组件在施工和运行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底传感组件与承力索在线捆绑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海底传感组件与承力索在线捆绑装置,该捆绑装置包括承力索放线盘、放线张力牵引机、汇拢装置、捆绑机、导向轮和放缆导轮,所述承力索放线盘、放线张力牵引机、汇拢装置、捆绑机、导向轮对着海缆施工船末端的放缆导轮依次安装于海缆施工船甲板上,所述承力索放线盘上绕有承力索,所述捆绑机的旋转体上至少设有两个捆绑线放线盘,捆绑线放线盘上绕有捆绑线,所述捆绑机和旋转体的中部均开有中心孔。
所述承力索是具有一定刚性和机械强度的耐海水腐蚀的金属或非金属绳索。
所述汇拢装置是一个框型的导辊组或导轮组。
所述捆绑线放线盘设有可调节放线张力的阻尼装置。
所述捆绑线是耐海水腐蚀、柔软的金属、非金属单线或线索。
所述旋转体为旋臂或转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放线张力牵引机所施加的施工张力和侧压力全部由承力索承受,传感组件通过绑扎线缠绕捆绑在承力索上,几乎不再承受轴向张力和侧向压力,放线和捆绑一气呵成,保证了传感组件的安全性,与此同时,传感组件可不再需要耗资、耗工、耗时的铠装,可大为节约成本,提高功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海底传感组件和承力索捆绑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海底传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剖视图。
其中:1、阵间光缆,2、传感器,3、保护管,4、承力索放线盘,5、承力索,6、放线张力牵引机,7、海底传感组件,8、汇拢装置,9、捆绑机,10、旋转体、11、捆绑线放线盘,12、捆绑线,13、导向轮,14、放缆导轮,15、中心孔,16、阻尼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海底传感组件与承力索在线捆绑装置,该捆绑装置包括承力索放线盘4、放线张力牵引机6、汇拢装置8、捆绑机9、导向轮13和放缆导轮14,承力索放线盘4、放线张力牵引机6、汇拢装置8、捆绑机9、导向轮13对着海缆施工船末端的放缆导轮14依次安装于海缆施工船上的甲板上,承力索放线盘4上绕有承力索5,捆绑机9的旋转体10上至少设有两个捆绑线放线盘11,捆绑线放线盘11上绕有捆绑线12,捆绑机9和旋转体10的中部均开有中心孔15,旋转体10为旋臂或转盘。
承力索5是具有一定刚性的耐海水腐蚀的金属或非金属绳索,该承力索的抗拉力应大于布放物水中综合重量的5倍,该水中综合重量是:对应于最大布放水深的长度,承力索本身的水中重量、传感组件的水中重量和捆绑线水中重量及可能有的所有其他水下设施水中重量之和。
汇拢装置8是一个框型的导辊组或导轮组,它的空间尺寸可以微调,使之正好能容纳平行的承力索和传感组件并转动灵活。
捆绑线放线盘11上设有可调节放线张力的的阻尼装置16,以调节绑扎线的缠绕张力,旋转体10的旋转速度应可调并与放线张力机6的放线速度联动,配合承力索的线速度,缠绕线的螺旋节距通常为10-5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光海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光海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79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阻涂胶装置用胶水池
- 下一篇:复合式经皮关节突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