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黑水处理及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9401.6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2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杰;田松;郑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健康 |
地址: | 25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水 处理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原料处理及利用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黑水处理及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煤气在湿洗过程中排出的含灰洗涤水成为黑水,通常在工业中经过减压闪蒸、澄清增浓操作实现水灰分离。目前,粉煤气化黑水中灰分处理均采用直接过滤工艺装置,过滤出的滤饼中有大量的碳成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浪费量占到总体的40%~60%。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黑水处理及利用装置,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黑水中碳元素的利用率,节约能源,提高了工业运行的安全性。
为实现以上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黑水处理及利用装置,包括沉降槽、真空过滤机、通造气炉管道、A沉降槽底流泵、B沉降槽底流泵、沉渣池泵、沉渣池、A搅拌机、B搅拌机;沉降槽连接A沉降槽底流泵、B沉降槽底流泵,A沉降槽底流泵连接造气炉,B沉降槽底流泵连接真空过滤器;真空过滤器出口通向沉渣池;沉渣池连接沉渣池泵,通向沉降槽;沉降槽底部用A搅拌机进行轻度搅拌;沉渣池底部用B搅拌机进行轻度搅拌。
所述通造气炉管道与所述连接管道,均由电磁阀控制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系统中的黑水收集到沉降槽经过沉降分离,上层中的清水输送到装置系统中循环利用;沉降分离出的下层高浓度黑水,一部分经沉降槽底流泵输送到煤气发生炉内进行掺烧;未得到利用的部分经沉降槽底流泵输送到真空过滤机过滤分离,滤饼运送到厂外、滤液收集到沉渣池再由沉渣池泵输送到沉降槽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最大限度的发挥原料价值,保证回收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了黑水中碳元素的利用率,节约能源,提高了工业运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构造图。
其中,1、系统黑水;2、清水;3、通造气炉管道;4、沉降槽;5、A沉降槽底流泵;6、B沉降槽底流泵;7、沉渣池泵;8、沉渣池;9、真空过滤器;10、A搅拌机;11、通厂外管道;12、B搅拌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黑水处理及利用装置,包括沉降槽4、真空过滤机9、通造气炉管道3、A沉降槽底流泵5、B沉降槽底流泵6、沉渣池泵7、沉渣池8、B搅拌机12;沉降槽4连接A沉降槽底流泵5、B沉降槽底流泵6,A沉降槽底流泵5连接通向造气炉管道9,B沉降槽底流泵6连接真空过滤器9;真空过滤器9出口通向沉渣池8;沉渣池8连接沉渣池泵7,通向沉降槽4。
系统中的黑水1收集到沉降槽4,经过沉降分离,上层中的清,2输送到装置系统中循环利用;沉降分离出的下层高浓度黑水,一部分经A沉降槽底流泵5输送到煤气发生炉内进行掺烧;另外一部分经B沉降槽底流泵6输送到真空过滤机9过滤分离,滤饼利用通厂外管道11运送到厂外、滤液收集到沉渣池8再由沉渣池泵7输送到沉降槽4再次循环利用。A搅拌机、B搅拌机12防止沉淀物结块、堵塞管道。
所述通造气炉管道与所述连接管道,均由电磁阀控制开关。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未经张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94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旁路分流电缆挂钩
- 下一篇:一种省力型电线电缆悬挂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