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蚕种催青、保种室的换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4966.5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5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青学刚;张友洪;李文学;肖金树;刘刚;肖文福;周安莲;王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13 | 分类号: | F24F7/013;F24F7/06;A01K67/04 |
代理公司: | 南充三新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7 | 代理人: | 杜应龙 |
地址: | 637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蚕种 催青 保种 换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一种蚕茧生产领域所用的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蚕种催青、保种用房间的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蚕茧从卵变成小蚕有一个催青过程,催青就是一个给蚕卵合适的温度、湿度、光照、气流条件,让蚕卵由卵孵化成小蚕,保种就是保存蚕卵正常存活的过程。本申请人曾申请过一个中国发明专利,名称为“一种蚕种催青、保种智能测控系统”,专利申请号为“201310255509.6”,在一个房间内给定装置满足蚕卵对温度、湿度、光照、气流条件的要求,当然这有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实施对上述参数的监控,该装置较好地实现了要求。在该申请中,申请人在满足蚕卵对气流的要求中仅是利用对风机的控制实现,然而风机如何布置,如何能实现整个催青室中气流均匀分布,无一分布不均的死角,存在多种方案,所以对这些方案的探讨是有益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公知技术缺点,合理而有效地在催青、保种室内布置风机,实现气流均匀分布的一种换气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一种蚕种催青、保种室的换气装置,在室内设置立体换气装置,其中一面墙上、下地安装一组匀风扇,相对应的另一面墙设置一组上、下安装的排风扇形成对流,或设置一套垂直送风系统,风从下往上或从上向下送风。
采用上述方案能在蚕种催青、保种室内形成空气立体对流,新鲜空气由匀风扇送入,室内须交换的空气由排风扇排出,一种方案能保证室内空气进行水平交流,另一种方案保证室内空气垂直交流,两种方案均无分布不均的死角,效果良好,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下面结合图示及实施例对方案作更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蚕种催青、保种室的换气装置方案一的立体图;
图2为蚕种催青、保种室的换气装置方案二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蚕种催青、保种室,本来还安装有温度调节,湿度调节及光照等装置,由于本申请仅涉及室内换气,故将其它设计略去。图1涉及一种方案1所述的装置,在靠窗的一面墙的上下安装一组匀风扇1,室内相对应的另一面墙上安装有一组第一排风扇2,室内空气形成水平对流,需催青或保种的蚕种放置在室内搁架上,蚕种所需的温、湿度、光照、气流等参数由一个自动控制系统保证,如背景技术所提到的。蚕种所需的气流由本申请保证。
如图2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垂直送风系统,包括风从下往上或风从上向下送风两种,风从下往上包括在室内地面上设置一组送风管道3,管道3与一个设置在室外的风源装置4通过管道相连,管道3上均布有送风口5,送风口5向上,所以风形成垂直送风。通常室内靠近屋顶6设有天花板7,这样屋顶6和天花板7之间形成空腔8,在天花板7上均布一组第二排风扇9,在墙边设有一组第三排风扇10,这样风从地面送风管道3上升起,由天花板上设置的第二排风扇9吸入,并经空腔8由第三排风扇10送出,形成垂直送风系统。方案2是在方案1的排风通道不方便开启时较好,同样交流均匀,不存在交流死角。
如图2公开的垂直送风系统,也可以反向进行。将天花板设置的一个第二排风扇9及墙边设置的一个第三排风扇10改为匀风扇,地面上设置的一组送风管道3改为吸气管道,原风源装置4改为抽气装置,这样新鲜空气从上部入室,从下部被抽走。该方案还可以增加一个杀菌装置,在屋顶6上安装紫外线灯管,这样在空腔8内经过的新鲜空气由紫外线灯管杀菌后再进入室内,而且紫外线光被天花板7挡住,不会直接按照射蚕卵,从而不会伤害蚕卵和孵成的小蚕。
两种方案由控制系统控制匀风扇和排风扇的开启,对风机分定时开启的固定程序控制,或在室内设置CO2探头,利用电脑自动控制。
蚕种催青、保种室换气装置能较好地供给室内新鲜空气,保证了蚕种在催青、保种过程中对气流的要求,在其它参数共同作用下,蚕卵一般在十二天左右形成一个孵化周期,生成健康的小蚕,为进一步饲养成大蚕打下了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49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削工具用金刚石被膜
- 下一篇:一种蒸煮气味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