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电动轮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3150.0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4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翟汉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翟汉国 |
主分类号: | A61G5/06 | 分类号: | A61G5/06;A61G5/08;A61G5/10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王立芹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淄博市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电动 轮椅 | ||
技术领域
多功能电动轮椅,属于电动轮椅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既可以在地面自由行走又可以平稳上下楼的电动轮椅。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当中,能够上下楼的轮椅或小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履带式小车,另一种是星轮式小车,或者说辐轮式小车。这几种轮椅户小车均因自身的结构存在不同的缺陷,首先,履带式小车,在上下楼时仅仅与楼梯台阶的边缘相接触,与楼梯台阶的接触面太小,运行时不太稳定,且现有民用住宅楼梯的升角较大,一般为28°~34°,故其安全性能不高。
第二,辐轮式小车,主要由车架、辐轮及座椅等组成,辐轮由轮毂和若干个辐杆及车轮构成,辐轮共有两个,分别安装在车架和座椅的两侧,这种辐轮式小车解决了与楼梯接触面小的问题,在上下楼梯时,车轮与楼梯平面相接触,因此,其安全性比履带式小车好,但实际使用效果还不够理想,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辐杆的长度不能调整,而现有楼梯的尺寸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现有住宅及公共场所楼梯的踏步宽度大多为26~30cm,踏步高度为15~17.5cm。当楼梯的踏步高度在15~17.5cm的范围内变化时,若辐杆的长度不变,则负载重力有可能位于两辐杆支撑点之间,也有可能位于两辐杆支撑点的外面,即位于下层楼梯着地车轮的外侧,还有可能与两辐杆中下面的辐杆相重合。当负载重力在位于两辐杆支撑点之间时,适合于作上楼梯运动,此时,用较小的力就可以使辐轮向上翻转,完成上楼梯运动。但不适合于作下楼梯运动,因为下面的着地车轮不会紧贴楼梯的梯面,有利于辐轮向下楼梯方向翻转,但不适合于作上楼梯运动,因此,在此种受力状态下,作上楼梯运动要用较大的力。因此,现有的辐轮式小车由于不能适应不同高度的楼梯,在上下楼的过程中,既不便于操作,也不省力。
2、现有的辐轮式小车是以人力推动来实现辐轮翻转,因而,所需的推力很大,上下楼梯非常费力,因为小车不但要前行,还要上行,其难度可想而知,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负载推行轮椅车上几层楼是难以胜任的。另外,该车的中心不能调整,在实际操作时,若中心的位置不对,有可能产生很大的反向力矩,这对于上楼运动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额外负担,推行的人要付出更多的体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自行控制、既能在地面上行走,又能平稳上下楼的多功能电动轮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多功能电动轮椅,包括车架、带动车架上下楼的攀爬辐轮和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攀爬辐轮对称设有两个,通过主轴对称连接并安装在车架外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通过固定支架安装在车架底部,动力装置包括地面行走动力机构和攀爬动力机构,地面行走动力机构分别连接车架前端的车把和车架后部的行走后轮;攀爬动力机构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主轴。地面行走和上下楼的行走动作分别通过不同的动力机构来提供动力,方便使用者自己控制,无需他人辅助。
所述的攀爬辐轮包括呈放射状设置的六条辐条,每条辐条为内部中空的筒体设置,每条辐条的外端部开有滑槽,在辐条的端部安装可带动走轮在滑槽内自由伸缩的缓冲装置。通过缓冲装置的设置,使得使用者在上下楼时,不会出现因车架的晃动以及车轮与楼梯台阶发生碰撞时带来的震动造成使用的不安全,提高运行的平稳性能和安全性能。
所述的缓冲装置套装在辐条的端部,包括伸缩支架、走轮轴、滑轮轴和滑轮,伸缩支架两端部分别连接走轮轴和滑轮轴,并通过走轮轴和滑轮轴安装走轮和滑轮。
所述的固定支架包括套装在主轴外部的套筒和框架,套筒分成左右两段,两段套筒之间通过六边形框架连接固定,框架顶部固定连接车架底部;主轴穿过两段套筒且两端分别伸出两段套筒外端部,在主轴两端部通过轴承安装两攀爬辐轮;在两攀爬辐轮内侧的套筒上固定套装缓冲盘,缓冲盘外缘与滑轮滑动接触。
所述的缓冲盘为圆周上设有一个向内的凹口的圆盘。缓冲盘的凹口是滑轮在往辐条内内缩的一个关键部位,通过滑轮在与缓冲盘相对移动过程中,滑轮在缓冲盘外缘的位置来实现滑轮的伸缩自如,从而巧妙的间接改变辐条在运动中的总长度,避免走轮与楼梯台阶发生碰撞带来的震动和晃动。
所述的地面行走动力机构包括行走电机和行走控制器,通过行走控制器连接车把;攀爬动力机构包括攀爬电机和攀爬控制器,攀爬电机与攀爬控制器之间设有上下楼转换开关,通过行走控制器连接车把。由同一电池向地面行走动力机构和攀爬动力机构分别供电,电池配有充电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翟汉国,未经翟汉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31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病床高精度动态称重系统
- 下一篇:新型鼻子修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