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8056.1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9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周谷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卡诺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04 | 分类号: | F25B41/04;F25B41/06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车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乘用车一般都配备有空调系统、电池热量控制系统。其中,空调系统用于将车内温度维持在合适的温度,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舒适的车内环境;电池热量控制系统则用于为车用电池提供合适的工作温度,以保证电池的正常工作。
目前,我国电动乘用车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现有的空调系统和电池热量控制系统都是单独配置的,这就造成其中的部分零部件如压缩机、冷凝风机、冷凝器的重复配置,不仅增加车辆制造成本,还占用较多的车辆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空调系统,提高零部件的利用率,节约车辆空间。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车空调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和干燥贮液器,所述冷凝器处对应布置有冷凝风机,从干燥贮液器出来的制冷剂分成两路,一路依次经过第一阀门、第一膨胀阀后进入暖通空调壳体中的第一蒸发器;另一路依次经过第二阀门、第二膨胀阀后进入换热水箱中的第二蒸发器,从第一、二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回到压缩机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
将暖通空调壳体与换热水箱并联,当需要使用空调制冷或电池冷却功能时,只需打开相应的电磁阀即可。空调系统与电池热量控制系统共用部分零部件,减少零部件配置,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节约了车辆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参阅图1,一种电动车空调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10、冷凝器20和干燥贮液器40,所述冷凝器20处对应布置有冷凝风机30,压缩机10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蒸汽,经过管路进入冷凝器20,制冷剂的热量在冷凝风机30的作用下被空气带走,凝结成液态后进入干燥贮液器40中。从干燥贮液器40出来的制冷剂分成两路,一路依次经过第一阀门51、第一膨胀阀61后进入暖通空调壳体70中的第一蒸发器71;另一路依次经过第二阀门52、第二膨胀阀62后进入换热水箱80中的第二蒸发器81,第一、二膨胀阀61、62将制冷剂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液体,然后通过第一蒸发器71带走车内空气中的热量,通过第二蒸发器81带走换热水箱80中水的热量,最后从第一、二蒸发器71、81流出的制冷剂回到压缩机10中。
在使用中,当第一、二阀门51、52均关闭时,第一、二蒸发器71、81均不工作;当仅打开第一阀门51时,第一蒸发器71工作,空调制冷功能启动;当仅打开第二阀门52时,第二蒸发器81工作,电池冷却功能启动;当第一、二阀门51、52均打开时,第一、二蒸发器71、81均工作,空调制冷功能和电池冷却功能都启动。本实用新型虽然将两个系统集成到一起,但是仍然具备将两个系统单独进行控制的功能,不会影响到各个系统的独立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暖通空调壳体70内还设置有第一加热单元72以及蒸发风机73,所述蒸发风机73用于加快第一蒸发器71和/或第一加热单元72与车内气体的热交换。当需要对车内制冷时,打开阀门51和蒸发风机73、关闭第一加热单元72;当需要对车内制热时,关闭阀门51,打开第一加热单元72和蒸发风机73。
所述换热水箱80中设置有第二加热单元82。当电池温度过高, 打开第二阀门52,制冷剂经过第二蒸发器81将换热水箱80中的水冷却,被冷却的水再对电池进行冷却;当电池的温度过低时,启动第二加热单元82对换热水箱80中的水进行加热,被加热的水再对电池进行加热。这样,就能维持电池工作在最佳温度。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二加热单元72、82均为陶瓷电热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卡诺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卡诺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80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炉外连接口
- 下一篇: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Sh1微胶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