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气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3839.0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8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黄晶晶;龙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2 | 分类号: | B01D5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吕品 |
地址: | 10012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水回收与再生利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膜法进行烟气水回收的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作为最主要的发电形式,在未来的二十年仍将占据中国电力供应的60%~70%。同时,能源“十二五”规划指出要重点在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新疆等煤资源富集地区,建设大型坑口煤电基地。但是另一方面,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普遍匮乏,山西、内蒙古和山西的水资源总量分别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0.4%、1.6%和1.7%,新疆的水资源总量也仅占全国的3.1%。此外,北方大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相当高,开发利用潜力非常有限。北方地区水资源缺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发节水技术、做好节水措施、降低单位发电量的耗水量是大规模建设坑口电站和保障火电厂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
火电厂的主要耗水项目包括开放式循环冷却水、闭式辅机循环冷却水、工艺用水和生活用水等方面。针对北方缺水地区,可采用空冷技术以大幅度降低火力发电机组的消耗水量,此外通过循环冷却水、工艺用水、生活污水的循环再利用也可以大大降低了燃煤机组的耗水量。在采取了以上节水技术或措施的基础上,火电机组的水量流失主要体现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烟气携带走大量的水蒸汽,这部分水蒸汽量占湿法脱硫系统用水的80%以上。但是由于现有烟气处理工艺无法对烟气中的水蒸汽进行回收,导致湿法烟气脱硫后烟气中水蒸汽含量很高,一方面水资源被大量浪费,另一方面造成排烟烟囱的内部腐蚀以及白雾状烟气的排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可以降低排出烟气中的水蒸汽含量、回收并再利用水蒸汽的烟气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处理系统,包括:
用于对烟气进行湿法烟气脱硫的湿法烟气脱硫塔,所述湿法烟气脱硫塔的进烟口通过第一管道与锅炉的烟道连通;
用于对所述湿法烟气脱硫塔排出的烟气进行水回收处理的烟气膜法水回收装置,所述烟气膜法水回收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湿法烟气脱硫塔的出烟口通过管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烟气膜法水回收装置包括被渗透膜分隔的烟气室以及贮水室,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烟气室连通,所述烟气室设置有用于排出烟气的出气口,所述贮水室内贮有水,以使所述烟气室的烟气中的水蒸气通过所述渗透膜渗透入所述贮水室。
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处理系统,其中,所述贮水室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湿法烟气脱硫塔的喷淋管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向第二管道中加入石灰石的物料混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出气口通过第三管道与烟囱连通,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之间设置有热交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三管道连通所述热交换装置的进口以及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出口,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加热介质进口以及加热介质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锅炉的烟道与所述热交换装置之间设置有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锅炉的烟道与所述除尘器之间设置有空气预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锅炉的烟道与所述空气预热器之间设置有烟气脱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处理系统利用烟气膜法水回收装置对湿法烟气脱硫塔排出的烟气进行水回收处理,即将湿法烟气脱硫塔排出的烟气中的水回收利用,一方面可以降低排出烟气中的水蒸汽含量、减少白烟,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火力发电厂耗水量,实现节水和环保双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处理系统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处理系统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处理系统特别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的烟气处理。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烟气处理系统,包括:
用于对烟气进行湿法烟气脱硫的湿法烟气脱硫塔1,湿法烟气脱硫塔1的进烟口11通过第一管道81与锅炉2的烟道3连通;
用于对湿法烟气脱硫塔1排出的烟气进行水回收处理的烟气膜法水回收装置5,烟气膜法水回收装置5的进气口51与湿法烟气脱硫塔1的出烟口12通过管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38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