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速箱控制阀与油缸体的密封结构及推土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3622.5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9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柯远志;张辉;吴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4 | 分类号: | F16J15/04;F16H6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1422 上海市奉贤***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箱 控制 缸体 密封 结构 推土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土机的变速箱,特别涉及一种变速箱控制阀与油缸体的密封结构及推土机。
背景技术
推土机是一种由拖拉机驱动的机器,而现有的推土机均采用行星齿轮式动力换挡变速箱,即通过液压操纵实现推土机的换挡操作;通过液压操纵控制控制阀,使压力油从控制阀进入油缸体,并推动连接在油缸体上的离合器或制动器接合实现换挡;而在压力油从控制阀进入到油缸体的过程中,为防止压力油外泄,保证压力油的压力,通常采用在控制阀和油缸体之间设置密封圈的方式达到密封效果;但由于密封圈较易损坏,因此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导致密封失效,并且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凹槽加工难度大,成本高,因此,还提高了变速箱的整体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变速箱及其变速箱控制阀与油缸体的密封结构及推土机,以解决压力油外泄及变速箱部件易损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变速箱控制阀与油缸体的密封结构,应用于推土机的变速箱的控制阀与油缸体之间的密封,控制阀与油缸体相互连接,压力油经控制阀流入油缸体;变速箱控制阀与油缸体的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控制阀和油缸体内的油孔,和控制阀与油缸体之间相互接触的接合面;油孔贯穿于接合面;油孔的一端设置于控制阀内,另一端设置在油缸体内;接合面包括控制阀接合面和油缸体接合面,控制阀接合面和油缸体接合面的表面光滑且相互配合;通过将控制阀接合面和油缸体接合面相互接触用于阻止压力油通过接合面外泄。
上述变速箱控制阀与油缸体的密封结构,其中,控制阀接合面和油缸体接合面的粗糙度在1.6以下,在控制阀接合面和油缸体接合面的接合位置形成微小空隙,压力油根据其粘性封堵微小空隙。
上述变速箱控制阀与油缸体的密封结构,其中,控制阀接合面和油缸体接合面的平面度在0.02以下,在控制阀接合面和油缸体接合面的接合位置形成微小空隙,压力油根据其粘性封堵微小空隙。
上述变速箱控制阀与油缸体的密封结构,其中,通孔沿垂直于接合面的方向贯穿于接合面。
上述变速箱控制阀与油缸体的密封结构,其中,所述油孔具有至少一个。
上述变速箱控制阀与油缸体的密封结构,其中,所述油孔在经过所述接合面的位置处时的孔径大小不变。
另外的,一种推土机,其中,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变速箱控制阀与油缸体的密封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接合面的相互接触,避免了易损件的出现,提高了变速箱的可靠性;
2、取消了现有技术的密封圈和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凹槽,使得变速箱的部件构成简化,降低了变速箱的制造成本,并进一步的保障了变速箱的可靠性;
3、通过接合面的相互接触,有利于在控制阀和油缸体内设置多个油孔以实现变速箱的多种操作,进而提高了变速箱在工程应用中的适应性和可塑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变速箱控制阀与油缸体的密封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控制阀
2、油缸体
3、油孔
4、接合面
5、控制阀接合面
6、油缸体接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思想在于:设计一种变速箱控制阀与油缸体的密封结构,通过将控制阀接合面与油缸体接合面接合,以起到阻止压力油外泄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36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