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木材抓斗滑轮组铰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1337.X | 申请日: | 2013-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9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恒;胡志强;王明亮;商玉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港集团岚山港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3/00 | 分类号: | B66C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26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材 抓斗 滑轮 组铰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轮组铰轴,特别是一种木材抓斗滑轮组铰轴。
背景技术
木材抓斗是配在起重机下,取代人力从事原木捆扎装卸的有效工具。使用各种型号的木材抓斗,可以在装卸过程中人与原木分离,避免了圆木滚动对人的伤害,避免了钢丝绳断裂后原木空中坠落对人的伤害,不仅安全性大大提高了,而且生产效率也成倍提高,是一种适用于港口、林场、储木场等作业场合从事散装原木装卸的有效工具。
目前,港口上普便使用的木材抓斗滑轮组铰轴如图1所示,包括耳板、钢丝绳和铰轴,所述耳板一端有轴孔,所述的铰轴嵌套在耳板轴孔内,这种设计存在以下缺陷:①使用过程中滑轮组耳板轴孔松旷,轴头严重磨损;②受力不均,易导致摇臂上的吊耳变形;③使用过程中当铰轴转至一定角度,钢丝绳产生很大的扭力,容易造成钢丝绳损坏,影响作业安全。
为此,急需对现有的木材抓斗滑轮组铰轴进行有效改良,以解决钢丝绳扭力过大,容易造成断裂等技术问题,提高作业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港口木材抓取转运时使用的木材抓斗滑轮组铰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木材抓斗滑轮组铰轴,包括耳板、钢丝绳和铰轴,所述耳板一端有轴孔,所述的铰轴嵌套在耳板轴孔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牵引件和轴套,所述耳板另一端设有通孔;所述牵引件一端有连接孔,另一端与钢丝绳连接;所述的耳板通过通孔内安装的轴销与牵引件连接孔连接;所述轴套嵌套在耳板与铰轴之间。
上述通孔的直径为5~8cm。
上述牵引件件体加装固接有加强板。
上述轴套壁厚度为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牵引件一端有连接孔,另一端与钢丝绳连接;所述耳板通过通孔内安装的轴销与牵引件连接孔连接,有效避免了转动过程中钢丝绳磨损严重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使用周期。
2、大大降低了企业设备维护费用,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3、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适用于港口、林场、储木场等多种作业场合。
4、同样适用于除木材抓斗外的各种需要使用滑轮组的抓斗,适用面大,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抓斗滑轮组铰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般受力下或不受力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最大牵拉受力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抓斗滑轮组铰轴结构为包括耳板3’、钢丝绳2’和铰轴6’,所述耳板3’一端有轴孔,所述的铰轴6’嵌套在耳板3’轴孔内,使用过程中当铰轴6’转至一定角度,钢丝绳2’产生很大的扭力,容易造成钢丝绳2’损坏,影响作业安全。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耳板3、牵引件4、钢丝绳2、轴套5和铰轴6。
所述耳板3两端分别设有轴孔和通孔。铰轴6安装在耳板3的轴孔内。
所述牵引件4一端有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与耳板3通孔销轴连接,另一端与钢丝绳2连接。
优化方案中,所述牵引件4件体加装固定有加强板7。
为了减少耳板3和铰轴6的磨损,所述轴套5嵌套在耳板3与铰轴6之间。
实际工作中,所述耳板可以用现有技术中的耳板改装制成,其改装为,将废旧的耳板轴孔重新镗孔,直径加大20mm,且原耳板受力端切割掉,焊接带有通孔的新板体。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改装成本。
优化方案中,所述通孔的直径为5~8cm。
优化方案中,所述轴套5壁厚为10mm。
具体安装过程如下:先将耳板3通孔内安装的轴销与牵引件4连接,然后将轴套5嵌套在耳板3与铰轴6之间,即可完成组装。与原有技术相比较,有效避免了作业过程中当铰轴6转至一定角度时,钢丝绳2产生很大的扭力,造成钢丝绳损坏等技术问题,保证了作业安全,提高了钢丝绳的使用周期,节约了设备维护费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港集团岚山港务有限公司,未经日照港集团岚山港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13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